订婚


        如果不是发生在身边,我不会相信结婚会这么繁缛,单是一个订婚都会这么的有学问。 

         结婚是一个人一生的但事,同样也是家中的大事。结婚这种把两个人结合在一起的形式,通常为繁衍后代作了一个奠基,当然,这里结婚的两个人指的是一男人和一女人。

         结婚意味着成家立业,在我们的风俗中。父母为儿女操办了婚事,就代表儿女已经完全成年独立,并在婚后开始负有赡养父母的责任。

         结婚也意味着在事业和人生道路上,找到了一个最可靠的同盟者,于是便有了同甘共苦、同舟共济。一个亲密无间的互相合作者,为你任劳任怨,给你排忧解难。

        当然,结婚这种大事,不论家境如何,定是要大办特办婚事。

        在结婚之前有一道程序不亚于结婚,那就是订婚。订婚中纷繁复杂的程序,过场让人眼花缭乱,头昏目胀。

        订婚大概是起源于很古老的年代吧!我这样推测,并非无中生有。看一个文献,说的是石器时代的事,几个雅利安男人从智人的部落里面带走了一女人,他们留下的是一头刚捕的猎物。不难理解,用物品换女人,大概就是那个年代的婚取方式了。

         我们家这次操办婚事,是给我二哥喜结连枝。有我母亲主持。我母亲像雅利安人一样准备了物品、彩礼,不同的是把那女孩(也就是我未来的嫂子)带回来的过程并不那么简单。

        记得那些天,母亲天天准备食物、白酒、新衣服、人民币等等。天天辗转于押祭、媒人、未来亲家四处托人,辛苦非常。

         押祭起的作用先前我并不知道,但是是母亲既然用上了他,必是能人。母亲带到她家的食物包括腌制豆腐,新鲜猪肉、白酒,当然,人民币以红包的外表再现也不足为怪。

        押祭是婚礼上的司法祭师,不得待慢,陪尽笑脸,谁尽好话,押祭终于肯出来担当“大任”。好的婚礼不能少最具威望的祭师。而后就要暮色一个能说会到的媒婆了,在方圆百里内,谁最有名当然就选谁。媒婆拿红包的手段几乎比说媒的本事还大了不少,在同带往押祭家中的物品比较中,红包就加厚了很多。但媒婆肯出马,母亲已是满心欢喜。

       在过些日子,带上押祭、媒婆,母亲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女方家中。宾主寒喧过后,奉上了带来的食物、白酒、给新人准备的新衣裳,交易正式开始。这时,押祭与媒婆就快刀过豆腐一样,开始两边说好话,整个会谈开始,就像四方合谈。如果好事能成,一定会长时间在彩礼上展开交流的拉距战。因此,精心准备的会谈得以断断续续。

       这种“剑拔弩张、针尖麦芒”的会谈 通常能持续一整天,会谈由日出到日落。从茶桌到饭桌,再从饭桌到茶桌。最后母亲点足一包人民币交到女方家父亲手里,同时接过女孩的生晨八字。至此,此次“峰会”算是签定了重要交涉,达成了重要共识。

      母亲是在星夜才赶回家的,连日来的辛劳有了成果,母亲应该熟睡时也会高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