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三郎


      2008年12月31日,宁夏农村经济技术开发促进会被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十佳社会组织”。此前,宁夏区域经济科学发展促进会被宁夏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评为2006—2008年度先进学会。宁夏各类社团组织有1万多家,大到国际性组织,小到居民社区,农促会能脱颖而出获此殊荣,来之不易。

  40出头的会长杨鹏洲,性情开朗,风趣幽默,思路开阔,胸襟坦荡;谈起他领导的农促会为地方经济开发所做的贡献,豪情满怀。

  刻苦磨砺

  1989年7月,杨鹏洲毕业于宁夏农学院,分配到宁夏西吉县田坪乡政府,任农经专干、农机专干、并从事农村计划生育和思想教育等工作。这个职务头绪多、范围广、难度大,既要管全镇农民的土地承包合同和土地承包费又要管乡镇农用拖拉机的柴油指标供给。尤其是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最难做,因为抓计划生育,挨农民打骂的事常有发生。但困难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杨鹏洲来说是一种挑战,这一干就是4年。他主动请缨“包村干部”,去干人们大多不愿去的“老大难”南岔村抓脱贫致富工作。南岔村,在上世纪80年代,农民生活状况相当困难,春播时节一部分农民没有牲口种地,没有粮种,生活用水要上10里开外去挑。

  杨鹏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积极协调,千方百计通过镇县有关部门为南岔村困难农民解决多种难题,打井打窖,协调农村信用社贷款给困难农户解决实际问题,只要能靠上国家政策的,他想尽各种办法为困难农户争取,有时不惜跟主管有关工作的领导争个面红耳赤。有人不理解地说,杨鹏洲爱表现,会来事。但他觉得为民办实事是他最大的快乐。最让杨鹏洲伤感的是,他的孩子只有一岁多,妻子也有工作,为了工作,为了他热爱的事业,只能把孩子拴在坑上。听邻居说,他们经常听到孩子的哭声,哭的时间长了,孩子睡着了。说到此他的声音有些发颤,为了事业真是对不住孩子。1992年杨鹏洲被正式批准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宁夏开始推行干部分流创业浪潮。1994年7月,改革的新风吹到了西吉县,杨鹏洲看到这一新的机遇,积极响应这一号召,第一个站了出来,分流创业。首先,他在田坪乡市场摆了个蔬菜水果摊。几捆蔬菜和六七个西瓜开了他的创业之路。杨鹏洲的想法是,先熟悉市场,摸索经验,再图创新。他的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一个年轻有为的乡镇干部,整天在市场里与尘土、小商贩在一起,真是大材小用。各种说法不一,杨鹏洲却有自己的想法,说让别人说吧,自己的事自己干。一些熟人都来买他的菜,照顾他的生意。在农村工作的几年中,他有一个习惯,不管到哪儿工作,一有空闲就拿出他随身带的《经济研究》和《英语》来读。在卖菜的两个月里,也一样,除了看书,就是摸索做生意的经验。功夫不负有心人,1994年9月6日,他离开了田坪乡,顺利地考入中央党校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同年,来到他曾就读过的宁夏农学院,顺利应聘为宁夏农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在农学院工作期间,他没有要一分钱的工资,经学校领导多次劝说,他才每月领取100元的补助金。这对许多人是很难接受的事,不拿薪水干工作,还要自己贴钱,杨鹏洲为单位出外办事自己先后贴进了6000元车旅费。杨鹏洲自有他的道理,锻炼自己的能力、毅力,寻求更大创新。为了节约资金干工作,他经常是开水拌炒面充饥。虽然分流后,自己仍有一份工资,但家里困难,还得给父母妻子儿女留着。

  在任副所长期间,他刻苦钻研业务知识,摸索出一套有效的经验。并上升为理论认识发表在宁夏农学院学报上。中心主题有两个方面:一、结合西吉县的实际阐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二、结合城乡经济发展,阐述了城镇商品化发展趋势。他独到的见解,引起了农学院院长的高度重视,并破例请杨鹏洲为农学院普招班学生讲授《商品学》和《政治经济学》。同时,让他带一届40多人的全日制自考班。杨鹏洲的吃苦精神、学术才能,让农学院的领导深受感动,并在全校职工大会上表扬他,成为全校青年教师学习的楷模。

  勇搏金奖

  1996年底,宁夏农垦系统统一面向社会招考主管工业副厂长的公务员考试。杨鹏洲以优秀成绩,被农垦系统录用。在农垦系统工作之后,他选择了当时经济不景气的平吉堡国营农场,兼任主管经营的副厂长。经过考察,结合当时的经营状况,杨鹏洲大胆地提出股份制改造,这一改革让平吉堡乳品厂起死回生,为公司做大做强打下良好基础。一年后,农垦系统把杨鹏洲调到当时在全农垦最好的企业西夏贡酒业有限公司主管市场销售工作。

  为了实现更大的跨越,杨鹏洲推行了拉网式市场营销手段。西夏贡酒厂离老城区有30多里路,他骑自行车,一条街一条街,跑超市、烟酒店、宾馆等娱乐消费点。经过两年的苦干,使西夏贡酒业的年销售额达到8000万元,为开拓市场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人们常用“ 拼命三郎”来赞扬他的拼搏精神。拉网式市场营销方式非常有成效,但业务人员少,工作量大,30多岁的杨鹏洲终于累出重病。在住院期间,单位的业务他仍然放心不下,每天业务人员来给他汇报情况。住了两个月院,没有一天是清闲的。出院后,还有一项更重要的工作等着他。他又马不停蹄地背着产品亲临农业部质量检测中心,为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博览会做准备。经过他的综合协调极力推荐,加上西夏贡酒产品过硬的质量,获得了中国国际博览会金奖。

  迎潮而上

  2002年,经自治区主要领导批示,成立宁夏农村经济技术开发促进会。主要任务是组织宁夏农业战线30多位高级专家、青年学者、企业家,为全面推动宁夏农村经济纵深发展,开展助推工作。杨鹏洲被任命为副会长兼秘书长。

  在农促会,杨鹏洲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案,即“八位一体”:一、产业联动,针对宁夏五大战略主导产业开展特色产品推介委员会;二、市场牵动,以企业联盟为突破口,狠抓产品销售服务;三、技术推动,组织专家为生产一线服务;四、项目带动,产业项目咨询论证;五、品牌推广;六、人才培训;七、经济技术开发高峰论坛;八、优秀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建设。农促会为振兴地方经济,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扎扎实实。

  近年来,为了推动宁夏全区产业的发展,先后推出了优秀企业文化示范基地;优质产品示范基地;优质产业示范基地,推动产品发展,申报项目等一系列活动。为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参评优秀企业等活动推动了100家龙头企业、优秀企业发展。利用多种宣传渠道,推荐“宁夏政府招待用酒”、“宁夏礼品用茶”、“宁夏特色产品”等一系列工作,协助发展中企业争取扶持资金,高质量编写研究报告,积极联系政府职能部门和银行争取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的支持,为宁夏农业产业化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为了积极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为西海固马铃薯发展所做的重要批示,杨鹏洲和他的农促会遵照自治区党委、政府指示,充分发挥宁夏农村济技术开发促进会自身优势,强化所属公司宁夏宇宙马铃薯销售有限公司,并且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狠抓市场建设,狠抓基地建设,狠抓中间服务环节)的主要措施。去年年完成马铃薯销售任务6.5万吨,占西吉县生产总量的10%。与西吉县农牧局紧密配合,正在建设万亩马铃薯种薯基地,为农民增收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