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没有六十年


    娱乐没有六十年

多家媒体联手搞“中国最有影响力的60位明星”评选。大概因为我写过几本明星传记,又在媒体工作,所以也给我挂了个评委的名衔。今天拿到侯选大名单一看,颇有些诚惶诚恐,脑袋顿时大了一倍。

是次评选,分为大众投票和评委投票两道关。大众投票倒好说,喜欢谁就投给谁得了,评委投票却是一大难题,或者说是一大尴尬。

60位最有影响力的明星,应对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那也就是说,从1949年建国至今的所有演艺明星,都可成为候选人。

问题在于,你手中的这张票,到底是投给娱乐,还是投给政治?

初步理解,应该是投给娱乐。

如此一来,尴尬就来了,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没有娱乐,但并非没有演艺明星。这个分界线不弄明白,这票就没法投。

印象中,改革开放之前,有许多影响了中国演艺界甚至全体中国人的明星,是值得写上几笔的。

比如饰演李玉和的浩亮,这个人物,早已经被今天的人们淡忘,可在当年,他曾经是数以亿计中国观众的偶像,影响了中国不止一代人。后来,他也不当明星了,演而优则仕,当官去了。再后来,文革结束,他和那个时代一起,被历史的泥沙掩埋了。若把当年的“粉丝”一个个数出来,恐怕不比今天的玉米更少。他算不算是新中国六十年风雨历程中,最有影响力的明星?我想应该算。可要将票投给他,心里总有些不是滋味。

还有一个人物祝新运。坦率地说,我根本就不记得他的名字,可记得他演过的一个角色——《闪闪的红星》中的潘冬子。看这部电影时我正当年少,也不具体记得前后到底看了多少遍,总之从头至尾的台词对白,我可以倒背如流。今天的明星中,粉丝们能熟练地唱出他的歌不算稀奇,可有谁能对某个明星的影片对白倒背如流?可见潘冬子的影响力。

当然,还可以举出很多有影响力明星的例子,比如《渡江侦察记》里的王心刚,不知是多少少男的偶像少女的梦中情人,其受热爱程度,绝对不亚于后来在《上海滩》中饰演许文祥的香港演员周润发;《杜鹃山》里党代表柯湘的饰演者杨春霞,影响力肯定比《任长霞》的饰演者刘佳大得多。

想起这些人这些往事,我有一种困惑,说起来,这些人是明星,可他们又真的不是明星。比如《白毛女》中的白毛女、《红灯记》中的铁梅,《红色娘子军》中的吴青华,哪一个不是明星?可除了浩亮和杨春霞后来成为政治人物,其他的明星,又有几个人叫得出他们的名字?

再想想自从建国到改革开放这段时间,明星们的任务是什么?是进行政治宣传,电影歌曲的功能,也不是娱乐,而是教化。

新中国初建,政权需要巩固,经济需要建设,思想需要稳定。教化是必需的,这些明星们对于几代人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教化作用,可谓功不可没。

教化和娱乐,根本就不是一股道上跑的车,怎么能扯到一起?

可见,这个评选,不是给评委出了一道难题,其实是给组委会出了一道难题。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