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建设人才活力之都基本思路与对策28


2)人才发展战略导向性政策体系构建

1)增强人才发展环境的吸引力

良好的人才环境不仅能够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和空间,而且还能够对外部人才产生很强的吸引力,是一个地区形成人才优势的必要条件。

着眼于未来分析深圳市的人才环境现状,可以发现深圳市仍面临着未来发展的挑战。从近两年来看,深圳市现有的企业出现外流,尤其是金融、证券公司,企业的外流直接降低了人才的存量,同时也存在不利于人才集聚的间接辐射作用。与此相对应,深圳市对人才引力的降低也伴随着一定的人才外流。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对毕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以及有工作经验的高层人才的争夺已由过去深圳的“一枝独秀”变为北京、上海、深圳的“三强鼎立”,全国群雄并起的格局。华北和东北的人才首选地是北京和大连、青岛等地;华东的人才首选是上海及苏锡常地区,西部开发的改革也使一些人才留在本地,所以现在深圳比较有吸引力的地区是华中和华南,而且还要与广州来共同分割人才比例。这种局面随着加入世贸之后,又会被大量进入的外资机构所打乱。

为进一步增强深圳市对人才的集聚效应,应从两个基本的层面入手,进一步增强环境的吸引力。一个方面是产业先行,从需求层面上拉动。加强深圳市企业发展环境的建设,为深圳市的企业,尤其是高新科技企业、金融、证券企业提供优越的发展便利条件,创造良好的制度优势,提供优越的政策服务,留住深圳市现有的企业。尤其是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完善资本市场、项目市场、技术交易市场和股权交易市场,积极培育和引进风险投资基金,规范风险投资行为并形成风险投资基金的退出机制。

另一个方面要进行人才硬件和柔性环境优化,提升人才竞争优势地位。加强人才发展、工作、生活环境的建设,从物质和精神层面着手营造深圳市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优越环境。在工作环境上,应当创新引进、培养、配置、使用、服务机制,实现人才的集聚和效能的发挥。尤其在留学生方面应多加关注,深圳市目前的留学归国人才数目较少,2002年引进海外留学人才1075人,2003年引进海外留学人才1247人,与上海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留学生的回归可以有助于国际化城市的建设,深圳市应当为留学归国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工作条件,从实验室建设、科研经费、助手配备、人际关系、出入境手续办理等方面加强服务支持的力度。同时应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政府组织或引导、鼓励社会举办多种形式和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际著名的科学家、专家和学者、企业家、投资者、财务和法律专家来深进行各类交流和培训活动;鼓励组建各类人才联谊会,营造学术气氛浓厚的环境,提升学术文化档次。

生活环境,更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保健性因素,应增加人才对住房条件、交通状况、生活服务、自然环境、子女受教育状况、个人收入以及文化生活设施等住房面的相对满意度。深圳市的文化生活设施尤其需要关注,截止2003年底,深圳市的群众艺术、文化馆仅有10座,博物馆、纪念馆仅有16座,公共图书馆的总藏量也仅有  345.5万册件。所以需要继续大力提高教育、卫生和文化水平,创造优美、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