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7日,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宣布美国政府接管陷于困境中的两大房贷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计划向其提供多达2000亿美元的资金,并提高其信贷额度,随后,“两房”的监管机构联邦住房金融局将接管这两家公司。
9月16日晚间,美联储与美国最大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达成协议,美联储接收AIG集团80%的股权,向其提供850亿美元贷款,AIG的全部资产都将被用于贷款抵押。
这是两个具有转折点意义的事件。美国在救市过程中的国有化运作,不仅充分展示了市场经济成熟国家政府在危机中强势的干预能力,更预示着大政府时代的来临。今后的世界历史,甚至都有可能受到这一事件的影响。但是,许多人只注意表面的信息,而忽略了其内涵和动态的外延部分。
对美国接管两房及之后的相关救市事件,有两个人给出了很有趣的评价:一个是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另一个是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
查韦斯批评乔治·布什对美国私人金融公司进行预算支持的决定,认为“布什同志开始走向社会主义”。梅德韦杰夫说布什的救市如同实行金融社会主义,他认为,美国、欧洲等国家将金融公司国有化和强力干预市场,标志着新自由主义和货币主义被彻底放弃,“金融社会主义”在全球流行。
的确,从东到西、从北到南的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出台救市措施,但是,查韦斯与梅德韦杰夫主要是从意识形态角度做出判断的。笔者认为,类似美国的这种强力救市绝非意味着发达国家意识形态的变化,而是意味着一个在未来将令人心生畏惧的现象的出现,那就是大政府的出现。美国的救市意味着一个大政府的诞生,无论对于美国还是世界历史进程,都意义重大。
在自由资本主义模式下,人们信奉一个基本原则:干预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小政府是最好的政府。一方面,小政府效率高,便于公众监督;另一方面,小政府给社会带来的负担小,社会资源配置更容易在市场内在力量的作用下趋于合理。正是受益于这种模式,英国人在长达200余年的时间里,称霸全球。
美国从英国那里继承了这种模式。但是,从罗斯福开始,政府的强力干预走向前台。为了应对始于1929年的经济危机,罗斯福实行了“新政”。“新政”的理论依据是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
须要指出的是,罗斯福干预经济的“新政”,与小布什政府和美联储所主导的国家接管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对市场失灵后的强力修复,而后者则是政府直接接管,让政府的有形之手直接插入经济体中,从而催生出一个更强势的政府。
事实上,罗斯福“新政”改革的过程,也是联邦政府权力迅速扩张的过程。当时,罗斯福把经济界、学术界的知识精英聚集在华盛顿,作为政府的智囊,这为大政府下的美国迅速崛起奠定了强大的智囊基础。也正是从罗斯福的大政府开始,美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开始以世界领导者的身份走向世界。
那么,在小布什通过救市建立起来的大政府遗产交到新任总统奥巴马手中后,美国的这位新总统又将如何运用大政府赋予的权力?美国又将以怎样的身份走向世界、改变世界?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像美国这样的起着全球经济火车头作用的国家,其向大政府的转型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它依托军事强权和货币强权形成的在金融和经济方面的侵略性和掠夺性,将会使未来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
罗斯福由于他的“新政”而名垂青史,凯恩斯也因为罗斯福的辉煌而作为政府成功干预经济理论的缔造者被人树碑立传。但是,后来的货币学派的领袖、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通过研究认为,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恰是美国政府过度干预经济运行造成的恶果。1963年,弗里德曼与施瓦茨合著的《美国货币史》提出,如果不是在1913年成立了联邦储备局,如果不是美联储过度干预经济,1929年的经济危机原本就不会出现。弗里德曼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全球经济灾难实是源于一场普通的金融风暴,由于联邦储备银行的政策和管理失误,错误地紧缩货币供给,进一步恶化了这场风暴,最终演变成无法收拾的大恐慌。
对此,现任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在2002年庆祝弗里德曼90岁生日时说:“有关大萧条,你是正确的,我们(联邦储备系统)当时的确做错了。我们真的很抱歉。”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政府的天职是“守夜人”,经济活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应该由市场机制来完成,政府的经济职能重点在于保护自由竞争、保障私有财产、建立某些必要的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
而今,小布什对两房的接管,对市场的强力干预,不仅远远超出了昔日罗斯福总统对市场的干预力度和深度,也将政府直接拖入了经济体中,完成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变。
从此开始,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在因此增加更多的变数、更多的动荡—即使在次贷危机结束后,这种风险也会继续存在下去。大政府下的美国,会有意或无意地犯下更多的错误,然后,它再用新的错误修复此前的错误。世界将在这种修修补补中,摇晃着前行。问题是:谁为这种错误埋单?这种悲剧又将延续到何方?
美国经济学家、《超级帝国主义》一书的作者迈克尔·赫德森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指出,早在尼克松政府时期,他就撰写了《超级帝国主义》一书(该书最初是为政府做的一份研究报告)并指明:因为美元是世界货币,如果扩大当时已很严重的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在相当长时期内可以加强美国的地位,但会加剧世界经济的失衡,因此不能走这条道路。但美国政府看到赫德森的报告后却说“这样好极了”,于是从此走上努力扩大赤字的道路,直至劫持整个世界经济为自己的泡沫经济和越战以来的所有对外战争融资,使世界经济处于高度失衡状态。赫德森认为,这种用美元霸权,不仅剥削穷国,还剥削富国中央银行的帝国主义,相对于向穷国投资获得超额利润的帝国主义来说,是超级帝国主义。
在大政府时代,迈克尔·赫德森所称的超级帝国主义就变得更大更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