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新闻联播,自诞生以来到现在,被网友总结出这样的诀窍,可以说是三板斧:前十分钟,领导们很忙;中间十分钟,全国人民很幸福;后十分钟,国外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有消息称广电总局建议央视建立《新闻联播》评价体系,接受来自各方的评价。《新闻联播》第一代主播赵忠祥等都表达了对该建议的赞同,并首先提出了他们的“评价”。赵忠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新闻联播》不仅要改革,而且早就该改革了”。(4月22日南方日报)
《新闻联播》于1978年1月1日正式开播,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军事、外交、文化、体育等各个方面,目前,该栏目是中国收视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电视新闻栏目。新闻联播能拥有众多的观众,并不是办得好!而是新闻联播直接表明中央的立场。这说明,中国的百姓都关注政治,也关注国际形势。更重要的是,也习惯了新闻联播的三板斧。
我们都已经习惯了,你换什么斧头?
新闻联播从78年出生到现在,为什么非要等到大家批评你才要换斧头?
没有批评就不换是不是?请注意: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对新闻联播有意见啊?我不支持新闻联播内容的调整,是因为我根本不相信他们能整出什么值得折腾的内容。将顺序调一下?先说国际形势?再说中国人民?最后说领导?因为是新闻联播,不播出这些内容,还能播什么?新闻联播主持人的发型都一直未变,是不是当内容调整,主播的发型也可以改变呢?
赵忠祥同志说:“新闻联播的作用,就像历史上当年‘书同文、车同轨’的作用一样,起到了统一大家的认识,在党的带领下共同前进。”我们都知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新闻联播要对得起政府,如果同时也要对得上百姓的胃口,实在是困难。政府的需求则很简单,将政策、声音传播下去,百姓的胃口就不太好办。每一届春望都耗尽央视的心血,但是一年年的乱折腾,到最后哪一年的春晚也都被搞的乱七八糟,更别提被观众喜欢。
我很担心新闻联播的改版,到最后成四不象。谁来指挥这次的改版呢?肯定不能是张艺谋,也不能是赵本山,到底要谁懂得政府的需求,同时也了解群众的心思呢?无论如何,这一次的新闻联播改版,需要央视付出至少‘办十年春晚的心血’,这一次的改版,很有挑战性啊。
央视的新闻联播从来都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只是,大概是央视的内部员工对新闻联播的老一套工作程序以及方式也厌烦了,才有“化妆门”、“哈欠门”、“白字门”等事件的发生。也因此,新闻联播的改版,不仅是市场的需求,也是让内部员工可以认真工作的一个考虑吧。
据悉,新闻联播收视率下降,也是促使高层下决心改版的原因之一。谈到收视率,如果央视想要收视率上升,需要更现实的、辛辣的新闻内容。而不是播音员刚一开口,我们就能知道下一句话是什么的老一套的节目内容。如果是辛辣的,需要得罪很多地方官员抑或更高层。央视敢不敢?必须踩着刀尖的一步步走,才能把观众一个个的吸引过来。这具备可能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