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化的生活笔墨


—刘大为的绘画艺术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系列展“史诗与牧歌——刘大为绘画作品展”于2009年4月29日至5月17日在上海美术馆展出。画家刘大为是美术界的领导者,中国画现实主义的倡导者和领军者,是新时期中国画家的一面旗帜。他的作品用诗一般的水墨语言描绘了一个质朴、醇美的意象世界,这些作品来自于画家塞外生活的体验以及对国家民族发展的思考,反映了他浓郁的草原情怀和厚重的文化涵养。刘大为创作的中国画形态,具有时代的特质,学术性、大众性和时代性兼容,重视传统艺术精神弘扬和当代绘画语言的创新。


    刘大为的绘画,走的是工笔人物和水墨写意人物相结合的路子,注重水墨与水彩绘画语言的创造性结合,并且形成了清新雅致的艺术格调。在半个世纪的从艺生涯中,他深入生活,体验民族风情,融和中西艺术,笔墨是自然的,随性的,抒情的。作品《马背上的民族》、《乌珠穆沁少女》、《维乡三老》、《天山之乐》、《塔吉克新娘》、《赛驼图》、《巴扎归来》等作品是刘大为反映草原和大漠生活的“牧歌”类作品的典型代表,他善于选取草原牧民生活极富感染力的典型瞬间进行艺术表现,重彩和淡彩之间勾勒出驼铃叮咚的关外风情,情感真挚,意境如同诗歌一样的美,饱含了内蒙古大草原和沙漠浓郁的民族气息。这些素材正来自于他个人生活的体验和长期坚持写生的积累,心象表达,自然意象天成。


    刘大为是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他关注重要历史人物的中国画表现,探索将中国画创新理念与传统的笔墨精神在表现现实题材作品中的融会贯通,这类题材的作品具有“史诗”的特点。《晚风》是此类作品的代表作,作品融合了水墨、工笔、写意、素描、油画等多种表现技法,将一代伟人邓小平平民化的描绘为一个和蔼可亲的长者,作品的人物塑造及环境描摹中是这个时代现实主义的艺术审美和艺术表达,这让作品具有了当代的意义。除了《晚风》之外,《小米加步枪》、《人民公仆刘少奇》、《朱德与史沫特莱》等作品同属于“史诗”题材的作品,里面体现了艺术家对中华民族韧性的深刻理解。


    画展让大家看到了一个全面的刘大为,立体的刘大为,也是一个全新的刘大为。他勤奋认真,坚持写生与创作并重;他为人宽厚、朴素、仁义、智慧,富有亲和力,柔情中带有刚性,诗一般的情怀中夹有儒风浸润的山东人淳朴天性。刘大为是同时代画家中较早在创作中形成创作突破的人物之一,他的绘画作品代表了一个时代,一种风度,一种在国际画坛的话语,在中国美术界形成了一面飘扬的旗帜。

晚风

龟兹古乐

赛驼图

乌珠穆沁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