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涌时评:长着鸡鸡的田世国


    我曾经订过几份报纸,现在都不订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觉得现在报纸的特色是越来越淡了。一位网友在和我网聊了很长时间之后,拐弯抹脚地说,他是一家全国知名的报纸驻上海记者站的记者;他希望我能订一份他们的报纸,而他这记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推销报纸。这让我想起了一位女明星说的一句名言的套路:推销难,推销报纸更难,推销假大空的报纸,更是难上加难!我不再订报纸,也不再买报纸了。正巧,我们这儿的《松江报》,可以免费索取,再免费地寄到家里来;想到报纸的多种用途,我就要了一份。今天,我在吃饭的时候,不经意地扫了一眼铺在桌上的今天刚收到的《松江报》第六版的一段话:因为捐肾给病重的母亲,律师出身的田世国曾经被央视评为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最近,他却因玩弄情妇并将对方的裸照散布于社会而被公安机关拘留。
    我正吃着饭,看了这几句话,差点儿没笑得把饭喷出来。猛然间,我一下子就理解了王熙凤在查抄大观园的时候,看到翻出了司棋箱子里的男人鞋袜而放声大笑的心态了!因为起劲鼓动着去查抄大观园的,是司棋的姥姥王善宝家的;王熙凤本以为对查抄这事最起劲的,应该是最正经的角色,没想到,最后羞到的,却是她自己的外孙女。或者简单点说,原以为是个正经货,原来是个骚货。类似于这样的反差感觉,这些年,我们的体验是越来越多了。著名导演张良,找了几个少年犯来演《少年犯》;结果,原来的少年犯,在拍完戏之后成了成年犯。江西出了一个搬倒了他们的副省长的大检察官尚启明,本以为这是个正经角色,被委以重任,让他到大上海名流云集的徐汇区,来当法院院长;可他来了没多久,就在大上海的霓虹灯下迷失了方向,结果,他比那位副省长还要贪婪。由于某人做了件好事,我们就认为他做任何事都是好事的想法,本身就是错误的。我们这个年纪的人,都特别能记住毛泽东的一些格言,比如:“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事!”他这话既是在说别人,也是在说自己。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会对田世国的所作所为,给以理解了。网上有文章,说到田世国在走出他的家乡——山东枣庄之前,做过四件丑事:一是有一个好了四年的情妇,那情妇要离开他时,他到人家单位门口散发裸照,威胁人家;二是,他老婆为他的情妇吃醋,他恼羞成怒,差点杀了老婆;三是,他借他的律师事务所招聘人员为名,骗了不少应聘者的报名费;四是,他在一家租赁拍卖行,借了5.5万元,至今未还。围绕着这四件事,许多知情人都表达了这样一种想法,那就是田世国不配当选为感动中国的人物;他的当选,是他欺世盗名的结果。
    我觉得有些话说得不太准确。最重要的,是我没有看到任何报道,说他没有捐肾给母亲过;他之所以当选为“2004年度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并不是因为别的事情,而是因为他人到中年,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捐肾救母。没有人对此有异议吧?既然这样,他因此当选,怎么会是欺世盗名呢?我很理解一些人的想法:感动中国的人物,应该在各个方面都起表率作用,都能感动中国。太理想化了!如果这是感动中国的评选标准的话,不要说田世国不能当选,又有谁能够在各个方面都成为感动中国的楷模呢?我的观点是:只要某人在某方面有过人之处,就有值得推崇的地方。捐肾救母,并不是很多人能做到的事情;仅凭田世国的孝心这一点,就足以让我们感动了。
    我要特别说明的是:我觉得“感动中国”的称号太高贵,但却给了太多不够经典的人。我的印象中,能被称之为感动中国的人,应该是秦皇、汉武和唐宗、宋祖那样的伟人;一般的好人好事,表扬一下、推崇一下都应该,对社会风气有好的指引作用,但是,给那么高级的称号,太过了!再说,等真正出了伟大的人物,又该怎么给以荣誉呢?
    我对田世国的丑事,有自己的看法。那四件事,实际上可以概括为两个字:一是性,二是钱。婚姻限制的一男一女间的性爱,本身就是违反人求新求异的性本能的;所以,我不认为婚外情和人品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至于说那女子后来要离开田世国,田世国以公开她的裸照相要挟,手段是挺卑鄙的,但是,我也能由此看出,田世国是个重感情的人。四年的时间不算短了,如果田世国不重感情,那女子走了,他马上又去找别人了;或是不等那女子走,他先走了,这样也就没有散发裸照的问题了。不过,后者是不是更无情也更冷酷了?至于田为婚外情而刺伤了妻子,我倒是这样想:作为律师,他太知道怎么样才更容易离婚了,如果不是念结发妻子的感情而选择离婚,那就不需要扎伤妻子了,但离婚的伤害是不是比刺伤来得更狠了呢?
    说到借钱不还和借招聘骗钱两件事,我觉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被骗的人和借钱给他的人,完全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追讨属于自己的财物的,涉及到法律的事情,还是让法律来给个说法吧。
    说田世国的荣与辱,实际上也是在说人生的一种现象。正因为人的多面性,才让宣传部门很为难;也难怪宣传部门给我们树立的榜样,往往是已经去世的和即将去世的人,因为那样的人,就不容易再做出什么与榜样的身份不相符合事情来了。另一方面,我们的宣传导向也应该明确一点,是不是更应该在宣传某人的时候,着重说他的一事而不是一世呢?否则得话,任何人都难以承担起全方位榜样的重任。作为大众,也要想明白一个道理:人的基本需求,有共通的地方,其中就有爱性与贪财。田世国再怎么成为榜样,他也是个有血有肉的成年男人吧?他的鸡鸡也会有别的男人都会有的生理反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