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起源


 

企业的起源
樊宇明
 
很久的过去,某地生活着一群人。他们居住在一起,共同对付着恶劣的自然环境,同时靠集体的力量猎取其它动物、捕鱼、采摘植物果实为生。每日,他们都将各自猎获的动物或采摘的果实集中在一起,然后分而食之。当时,除了身残体弱者之外,大家都要参与劳动。
逐渐,在劳动的过程中产生了分工,一部分人专门负责猎取动物,因为他们发现自己有这方面的特长,我们称之为狩猎者;另一部分人熟练地掌握了捕鱼技术,成了专门负责捕鱼的渔猎者;还有一部分人采摘技术非常娴熟了,专门负责采摘,我们称之为采摘者。当然,此时这些人依然生活在一起,将各自所获集中在一起,然后平均分配。生活和谐、自然。
慢慢地,这群人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原有的活动空间无法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了,于是开始不断扩大群体的地盘,于是狩猎者进山了;捕鱼者留在了河边或湖边;采摘者则找到了一处有更多植物果实的地方。这样每天集中在一起分食劳动成果变得不可能了。这群人便分成了三个群体,一是狩猎者群体;二是渔猎者群体;三是采摘者群体。
虽然此时一个群体变成了三个群体,但每一个群体依然过着集体生活。狩猎者群体每天将各自猎获的动物集中起来,然后平均分配后食用;渔猎者每天将捕到的鱼集中在一起,然后平均分配后食用;采摘者将各自采摘到的果实集中起来,然后平均分配后食用。这个时侯,大家猎获的动物、捕到的鱼或采摘到的果实仅够本群体食用,所有能劳动的成员必须努力劳动才能使大家吃饱肚子。
我们知道,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人们的劳动技能也在不断提高。狩猎者群体每日猎获的动物除了满足本群体食用外,有了部分盈余,于是想方设法将其储存起来,以备猎获不足时食用;渔猎者猎获的鱼除了满足本群体食用外,也有了部分盈余,于是也想方设法将其储存起来,以备猎获不足的时候食用;同样采摘者每日采摘的果实除了满足本群体食用外,也有了部分盈余,他们同样储存了起来。
有一天,狩猎者群体的成员们在休息的时候谈起了一个话题,那就是他们经常看到山下的渔猎者津津有味地吃鱼,他们不知道鱼到底味道怎么样,都很想尝尝,可大家都不会大鱼。于是有聪明人出了个主意,派人到渔猎者那里用本群体储存的肉换点鱼来吃。
狩猎者代表带着肉来到了渔猎者的住处,说明了来意,渔猎者们非常高兴,因为他们也正想尝尝肉的滋味呢!于是顺利成交,狩猎者吃到了鱼,渔猎者吃到了肉。
吃到了肉的渔猎者得到了启示,他们想用同样的办法吃到植物的果实,于是派了代表带着鱼去与采摘者们换取植物果实,同样顺利成交。
从此以后,在狩猎者、渔猎者及采摘者之间交换开始频繁进行。
世界依然在发展,人的知识与技能同样在提高。狩猎者学会了驯养动物,渔猎者学会了养鱼,采摘者学会了种庄稼。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大家发现不仅食物可以相互交换,衣服、工具等都可以用来交换食物或相互交换,于是一部分人开始从狩猎者、渔猎者、采摘者中间分化出来,开始专门加工衣服、工具或其它各种生活用品。
有一天大家发现,分工的细化使交换变得复杂起来了,有人想拿肉换鱼,可有鱼的人却正好不想吃肉,他想吃米,可有米的人也不想吃鱼,想吃肉。这样就好了,有肉的人先拿肉换了米,再拿米去换鱼,交易就完成了。如果有米的人不想吃鱼,也不想吃肉,那就麻烦了,想拿肉换到鱼还需要费好大周折。
为了简化越来越复杂的交换过程,有人提出拿一种大家都认可的东西作中间物,这种中间物根据比例可以换取任何东西,任何东西也可以拿这种中间物换取,于是出现了“货币”性质的东西。
货币性质的东西一出现,复杂的交换过程变得相对简单了。想拿肉换鱼的人可以先从想要肉的人那里把肉换成“货币”,然后用货币去有鱼的人那里换鱼。有鱼的人不管想要什么,他都可以用拿鱼换来的货币去别的人那里换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货币的出现虽然使复杂的交换过程简单化了,可因为人的群体发展非常快,分工越来越细、生活空间也越来越大,即使想拿肉换鱼的人已经拿肉换到了货币,可他要把货币换成鱼还需要走很多路,费很大劲,中间还有在其它方面花费货币的可能,等真的找到了有鱼的人,他手里原本可以换10条鱼的货币现在只能换5条鱼了。也就是说,此时肉换鱼的成本越来越高,或者说就是:有鱼的找不到要鱼的,有肉的找不到要肉的。
分工的进一步细化,生活空间的进一步扩大使交换的成本越来越大,交换重新变得困难起来了。此时,聪明人再次出现。他想,如果定时把大家组织起来,把自己多余的东西带到一个地方,这样就可以互通有无了,于是市场出现了。市场的出现方便了交换的实现,在市场上既可以以物易物,又可以以物易货币,还可以以货币易物。在市场上,初期大家不论是物物交换,还是通过货币交换都是按照约定的比例进行的,后来紧俏的东西可以换取等多东西或更多货币,而进入市场数量较大的东西则可能换取更少的东西或更少的货币。
市场的出现在一个阶段解决了大家的交换问题,但一个市场的覆盖范围毕竟有限,距离市场太远的物品或人们是无法得益于市场的,假使这些物品或人们希望在市场上成功地实现交换,其交换成本依然是很高的。
在进一步减小交易成本的原则之下,聪明的人们又开始开动脑筋了。他们尝试把远远近近的剩余物品集中在自己这里,由需要的人用物品或货币进行交换。假如一头猪本身等于两只羊,而有猪的人要想换取两只羊,在正常的情况下还要花费一头猪的费用,如果在聪明人开办的机构里交换,一头半猪就可以换取两只羊。这样用猪换羊的人可以节省半头猪,而创办机构的人也可以从中获取相应的利益,于是一个新的被称作“商人”的职业产生了,而商人创办的机构就是商业企业的雏形。
商业企业的出现使交易成本大幅度下降,而在其中商人还有较大的利益空间,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商人的行列。他们利用自身的各种条件经营自己有优势的产品,商人在经营品类方面也越来越专业。推动商人经营专业化的有效动力还是交易成本的降低。
商品交换产生了商业企业,而手工作坊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工业企业的雏形。从手工作坊到工业企业其关键的推动力还是来自于对低成本的追求,是不断降低成本的要求对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关系产生了需求,使很多人通过利用雇工实现了自己成为企业主的目标。
企业的起源来自对低成本交换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