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期货上市满月 远期电子盘存在即合理


刘胜喜:钢材远期电子交易存在即是合理

 

钢材期货上市满月  远期电子盘存在即合理

 

    现代物流报记者王京 发自上海

 

时下,我国钢材期货正迎来上市“满月”之际,但回顾一个月来,钢材期货盘面表现较为欠佳,螺纹钢、线材除在上市头日大量持仓、交易活跃外,此后几乎从第二周开始,一直维系下探之路,交易平平,很像去年上市的黄金期货

 

    而被业内认为将遭受钢材期货巨大冲击的钢材电子盘,该月看来交易量却是未减反增,据记者了解,今年4月份,上海大宗钢铁电子交易中心日交易量单边最高突破30多万吨,上海钢之源较上月交易量也有两层新增。

 

看到上述情形,业内难免疑惑,我国钢材期货已经破茧而出,钢材远期电子交易市场为何仍具强劲生命力?其存在的本质意义在哪儿?未来又将于国内钢铁行业内扮演何种角色?

 

提供价格参考

力推现货市场网络化

 

“钢材电子盘存在即为合理”,钢材中远期电子交易行业资深人士、上海钢之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裁刘喜胜一语中的地谈道,钢材电子盘交易的产生是市场发展的需要,可以说,它的出现为早期市场提供了一项“钢材真实成交及时价格参考”,且在行业内首具套期保值的功效,也充分迎合了市场规避风险的强烈需求。

 

有统计资料显示,近几年我国线材产量平均在7000多万吨/年,螺纹钢近1亿吨/年,面对极大的产量和市场容量,“市场迫切需要一个真实的价格来进行指导”。

 

据了解,钢材中远期电子交易市场最早成形于2003年,2006年基本步入成熟,当时国内钢铁流通企业更是面临着严重“被动”局面。譬如,至今仍少量存在的钢价不透明、易变,到处询价,订单、合同失信,调价信息滞后,异地交易困难等现象。

 

不难想象,钢材远期电子交易的出现,确实给国内钢铁流通企业带来了一个良好的风险释放工具。

 

事实上,谈及钢材电子盘对钢铁行业所做的贡献,远远不止这些,刘胜喜激动地告诉本报记者,具体来讲,首先实现了套保功能,尤其是进出口钢材时,以前无法锁定价格,在海上运输过程中,价格波幅很大;其次,使行业内长期存在的钢厂与钢贸商之间的不平等对话关系趋于公平起来;第三,对后期钢材期货的推出起到了“启蒙”利好作用。

 

另外,最为重要的就是,钢材电子盘改变了传统的市场贸易模式,首次实现钢材现货市场网络化,解决异地贸易的困惑,通过网上交易,网下配送,把全国市场连接起来。

 

错位互补生存

力争现货订货配送中心

 

    基于钢材电子盘众多行业贡献,显然,短时间内钢材期货难于完全取代它。从某种意义上来看,钢材电子盘或将能够与钢材期货相辅相成、互补共生。

 

或者说,“电子盘是钢材现货和期货的共同补充”,在刘胜喜看来,电子盘既是服务于钢材现货市场,又是钢材期货的“引路人”。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同样都是在为钢材交易模式革新进行探讨,但钢材远期电子交易市场与钢材期货却有着不同的定位和目的。

 

“未来钢材电子盘的发展趋势,就是努力实现钢材现货订货物流配送中心。”刘胜喜认为,这是后期电子盘生存的本质意义所在,当然也是两者之间的最大不同之处。

 

钢材远期电子交易市场为市场贸易衍生品,主要针对将来要生产的价格具有不确定性的产品,通过调节产品远期潜在供求,从而发现未来的价格,并极力鼓励实物交割,是专门服务于钢铁贸易、流通企业的;而钢材期货是一种金融衍生品,虽然同样具备套保、价格发现功能,但由于参与面广,更多参与者还是追求投机、套利目的。

 

尤其值得提到的是,钢材电子盘市场因客户需求还有其他钢材远期电子交易品种,譬如热卷板远期电子合约等,“而期货市场只有螺纹、线材,很难再会推出其他钢材期货合约品种,”钢材中远期电子交易行业资深人士刘胜喜对记者分析说,钢材不同于铝、锌,因螺纹与板材原材料一样(只是工艺不同),没有本质排它性,所以从期货金融衍生品特性及螺线与板材的相互关系来看,期货交易所根本没必要再推出板材期货合约。

 

当然,即使是当前的螺纹、线材交易品种,电子远期合约较期货合约也有极大的灵活性。如在小规格的延展性上、交割计量的方式上、交割品种的硬性要求上等,电子盘都是很便于企业操作,为企业服务的,“电子盘通常是为了满足现实,而期货往往是高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