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把课件讲述的易懂、易记、高效认知共识,还需要注意以下八个问题:
1、提案结构一定要清晰;
破题之后,率先要讲述大纲,大纲即课件结构,在所做的PPT里要尽可能体现,因为听讲者并没有跟你一起来做课件,所以你要用叙述的方式告之听众,你今天要讲几方面内容,做到他们心中有数,并在潜意识里开始组织思考相关的信息,有助于增强对你课件的理解程度。
2、结构之间体现逻辑性;
所罗列的结构一定要体现逻辑关系,或是因果、或是递进、或是包含、或是并列,总之要符合日常的思维方式,切不可张冠李戴,以不关联或跳跃式的提纲出现,这会把听众的脑子搞乱的。
经常看到大师们的课件只有区区几张PPT,有时甚至没有,但他们讲述的就是生动。有时在讲营销理论,却总能从案例入手,听者分组讨论,快乐能动的过程中,渐突显出观点和理论,讲者寥寥数语给予理论高度概括,这正体现讲者严密的逻辑能力。
这是我喜欢的方式,但采取这种方式的讲者,有三个基本素质要求:第一逻辑性要强;第二会归纳总结;第三知识贮备要相当深厚。
3、搞明白听者要的是什么;
曾经一位做媒介的朋友夸我的营销方案做得好,我没在意,在下午的研讨会上客户方也说我方案做得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方案说到了客户的心坎上了。
方案很简单,甚至没有运用营销中的各种分析模型,没有PEST分析、竞争分析、SWOT分析、鸡胸鸡腿分析。我带着大家看了这个城市的商圈热点,然后提了几个问题:
为什么消费者会这样认为他们而不这样认为我们?
如果你是消费者你需要怎样才能够认可我们?
我们缺少什么?
我们应该怎么来解决这些问题?
总结方案好评的核心在于,我将听者内心所想讲出来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所以这个方案虽然简单,但满足了需求。
4、使用耳熟能详的语言说话;
提案时要用大家听得懂的话来讲解,不希望出现冷僻的字词或是过于玄妙的概念,即便是营销、经济学中的专有名词,我们也要深入潜出:不是每个客户都是MBA毕业生。当你卖弄“马太效应、蝴蝶效应、方差”之类专属名词的时候,你不要忘记你讲述的目的是要让听者明白你想要说什么,想要做什么,而这些工具性的专属词,是要为主题服务的。
当你的课件中专业术语越多,我完全有理由证明,你不是书呆子就是搞科研的教授,对于市场,理论可以指导实践,但最终要落在行动力上,所以,拜托老师,请你告诉我该怎么做?跟谁做?做到什么程度和标准?我这么做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如果不做我是否会死得很难看?再次拜托。
5、不准卖弄知识天南海北;
这是提案最大的忌讳。如果与主题无关,请你少说慎说,每个人的时间都很有限,南辕北辙的讲述,对听者来说根本就是浪费时间。不仅影响听讲效果,还会给讲者一个唐僧的浑名。所以你不要当听众是傻子,人家不打断你,已经对你很尊重了,你还能要求他们跟着你的神侃全神贯注、频频点头称道吗?!
不以讲的时间长短论英雄。理解、听懂、会做,这是我提倡的原则。
6、用数字说话
不说我们的年龄平均不到三十岁,而应该说出准确的数字;
不说我们的销售有了很大的进步,而应该说同比上年度,各产品具体的提升数字是多少;
不要用可能、大概、也许等词藻,而要说:是多少!
习惯用图表来表现数字,用对比来显现重点,数据比任何语言更可信、更有说服力。
7、语调要肯定
是就是,不是就是不。
如果不是,你的讲述就不会确定;
如果你确信,就应该更肯定!
8、“总分总”的讲述更让人清楚你的目的
在讲述章节前要提出观点,在讲述完论据和论证后要进行总结,这样更有助于听者思维连贯,并记下重点。可以“总分总”交叉进行,最后就很容易回归至提纲的结构中,让听者能完整的在头脑中形成提案的建议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