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策划的对象是什么?一般来说,被策划的客体就是策划对象。比如我们现在要策划一个展示新农村的大型社会活动,这个活动本身就是策划对象,而且这个对象有内外之分——对内的叫私自对象,对外的叫外在对象。
私自对象指利益实现的核心,就是在密室里、不可昭人于天下的那个利益核心——不可告人不见得都是坏事,任何保密都具备有时间性,在特定的时间段里需要保密的都是私自对象。外在对象指公开的策划课题,对公众开放传播的对象。举例来说,2006年温州商会来咨询一个课题,他们想搞一次捐助贫困大学生的活动,主题是“托起明天的太阳”,特别针对成绩优秀、经济困难而无法上大学的贫困家庭。这里的私自对象是改善温州商人在新疆的公众形象——不光挣钱还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外在的对象是资助贫困大学生——托起明天的太阳;借助对象是新疆慈善总会、媒体发布平台等;防范对象是其他各类商会或协会的同类活动。所以说“阴阳选谋”,自己的“阴”要藏好,才有更好的商业伏笔,外在的“阳”要亲切入耳,能够打动社会公众——包括自己的目标受众。尤其不要只是顺着自己的思路走,要顺着受众的感觉来做。
这里强调一下,一定要翻译好这个外在对象,否则就抓不住这个外在对象。为什么我们现在很多地方招商引资效果不太好,就是这个外在对象没有策划好,或者说没有把自己翻译好。不少招商活动搞得轰轰烈烈,社会成本很高,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很多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没有抓住对象,把可行性分析变成了“可批性”分析(可批复性!)——整个报告是给政府看的,而不是给投资人看的。项目可行性分析是给谁看的,严格说是给投资人即商人看的,而不是给官员看的,这不是把外在对象搞错了吗?你必须把这个项目的投资价值翻译成商业语言,让投资人看到该项目利润生成的空间与模式,以及其间所蕴含的投资风险。通俗的说,这个项目挣钱吗?能挣多长时间?用什么方式挣钱?这才是投资人真正关心的对象。
再举一个例子,现在很多人穷的只剩下专利了,很多专利的发明人实际很贫困——他不会翻译自己,不会让财富流动起来。他有理由为自己的专利骄傲,因为这甚至是他半辈子的心血,是他的命根子,但是这不是让投资人买单的理由——别人没有必要为你的骄傲投资!你的专业价值甚至学术价值商人们根本不感兴趣,因为你没有讲到生财之道、讲到你这个专利的投资或交易价值。所以我们做策划时,有时就是像在做翻译,把专利产品翻译成专利项目,再把专利项目翻译成项目公司,到了这个步骤时投资人才有兴趣看而且看得懂——他可以不懂你的专业,但他可以看懂你的公司。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在策划过程中的包装就是翻译,卖点如何提炼?流程如何设计?你必须把你的专业价值降解到商业运作环节中,才能真正打动商家的心。所以翻译自己一定要看对象,站在对象的角度,看他的理解关键点和理解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