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公布的欧元区去年第四季度GDP修正数据体现出历来最严重的萎缩态势。此前欧洲市场的经济指标就已经不如人意。德国2月实际零售销售的年率下滑5.3%,远高于预期下滑1.4%的水平,显示出消费活动低迷速度快于预期,欧元区失业率指标达到8.5%,高于预期的8.3%;4月6日公布的欧元区2月零售销售月率下降0.6%,预期下降0.5%;欧元区2月生产者物价指数年率下降1.8%,预期下降0.9%。
欧洲多家权威研究机构4月7日联合发布的季度调查报告显示,欧元区经济在2009年上半年的下滑程度可能较最初预计的更为严重。这项由德国经济研究所、法国INSEE 学院和意大利ISAE 学院联合进行的调查显示,欧元区本地生产总值可能在今年一季度较前一季度下降1.9%,并在第二季度下降0.6%。
这与近期美国经济数据形成了截然相反的对比。美国2月NAR成屋签约销售指数出现2.1%的上升,显著高于分析师0.1%的预期,3月ISM制造采购经理人指数36.3,高于预期的36.0,而3月的ISM新订单数更创出08年8月以来的新高,延续了此前经济数据体现出的复苏势头,尽管此后公布的失业率仍旧攀高,但和市场预期相比依旧相差无几,考虑到失业率指标往往是滞后指标,因此美国经济的复苏迹象依旧较为明显。
二、欧元区经济政策面临空前挑战
面对不断加剧的经济压力,如何扩大刺激手段和举措是欧元区的当务之急。然而在全球加大经济刺激的背景下,欧元区成员国爱尔兰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颇具讽刺和无奈的意味。4月7日晚,欧元区成员国爱尔兰,发布紧急财政预算案。该预算案将所得税增加了一倍,并大幅削减开支。这是爱尔兰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财政预算报告。爱尔兰09年经济萎缩预计将达7.7%,收缩幅度居OECD发达国家之最。爱尔兰尽管经济衰退严重,但受制于欧元区财政赤字以及国债上限的规定,只能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如果不采取紧缩的财政措施,爱尔兰财政赤字占GDP比重将达到12.75%,远远超过欧元区3%上限。
欧元区实行货币统一后,成员国丧失利率、汇率等货币政策,但仍保留财政政策。因此,为了保证欧元区内部经济的稳定发展,1997年通过的《稳定与增长公约》对成员国的财政赤字、通货膨胀率等作了明确的法律规定。其中政府财政预算赤字,不能超过GDP的3%,政府债务余额不能超过GDP的60%,即所谓的“财政趋同标准”。虽然欧元区的成员国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不受该预算纪律的约束,但属于这种特殊情况的条件十分苛刻。
近10年来,欧洲央行维护物价稳定的成绩有目共睹。每年的价格增幅平均为2.1%。与此同时,欧洲央行在确保其独立地位的问题上也表现尚佳。欧洲央行独立于欧盟机构和各国政府之外,其决策程序对所有成员国都一视同仁。虽然各成员国在货币政策上也存在分歧,但各国财政政策为统一货币政策提供了稳定和巩固的支撑。2002年至2007年,欧元区各国财政预算赤字基本保持在1%以内,甚至有的国家只有0.2%。
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欧元区各国为应对经济衰退均提出了规模较大的经济刺激计划,而财政收入预计将明显下降,这将导致欧盟各国财政赤字严重超标(见图)。爱尔兰今年的财政赤字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西班牙和法国将分别占到6.2%和5.4%,法国、德国的财政赤字分别为8.8%和3.9%。而从政府负债的角度看,意大利、希腊可能超过GDP的100%,比爱尔兰更严重。
由于各国经济下行风险不断加大且公共财政日益恶化,欧元区经济政策面临成立以来最严峻的挑战。
其一,货币政策协调程度和反应速度迟缓。由于统一的货币政策需兼顾16个成员国的经济状况且仅以价格稳定为目标,措施出台滞后,风格相对保守。尽管欧元区经济持续糟糕,欧洲央行4月9日仅达成下调25个基点的决议,如此反应势必导致经济的进一步恶化。而有关量化宽松政策,欧洲央行至今也未能作出明确表态。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只是表示,欧洲央行将在一月内对非常规举措做出决定,并还要视4月份的数据。
其二,政策分歧日益凸现。一方面,由于财政政策由各成员国国会自己掌控,所以欧元区各国国会财政政策的出发点,自然多从本国利益来考量;另一方面,欧元区内部财政约束使成员国不能在刺激经济举措上形成一致行动。各国出资多少,还受到欧元区坚守的共同财政纪律制约。在财政约束与经济增长发生冲突时,欧元区成员国不得已要进行财政巩固而牺牲经济增长。这都导致欧元区国家经济刺激力度远逊于美国(见表1)。
表1 欧美财政刺激规模及占GDP比重
国家 |
规模 |
占GDP比重(%) |
美国 |
7870亿美元 |
5.5 |
德国 |
1024亿美元 |
3.25 |
意大利 |
88.5亿美元 |
0.4 |
法国 |
328.7亿美元 |
1.3 |
土耳其 |
4.3亿美元 |
1.5 |
三、欧元长期承压
自3月18日美国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来,欧元对美元的走势就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4月7日早盘,受到欧元区经济数据疲软打压,欧元/美元滑落逼近1.3500水平。虽然9日欧元区下调利率25个基点的举措,大幅低于市场50个基点的预期,而会后亦未公布有关量化宽松的明确说明,导致欧元对美元出现短期反弹。
但当前的外汇市场走势已从避险因素渐渐转为其它因素,即市场预期欧元区经济复苏晚于美国,并且市场预期欧元区或面临更大问题。目前,美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逐步起效,而对欧元区迟迟不能在刺激经济举措上形成一致性意见。从目前恶化的经济表现看,欧元区步美英后尘,即实行量化宽松政策的可能性极高。退一步说,即便欧洲央行始终不肯实行这一政策,那么经济政策力度欠缺必然会引发欧元区和美国经济数据的进一步分化,考虑到欧元区经济体内部已经存在的不一致,这将有可能对欧元的整体稳定造成威胁。无论如何,从长期看欧元将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