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令全球经济雪上加霜,但影响有限(工作报告)


一、甲型H1N1流感演变为全球性瘟疫的可能性极小

尽管世卫组织将预警级别提高到5级,但我们认为甲型H1N1流感演变为全球性瘟疫的可能性非常小。

一是现有的流感药物似乎可以治疗甲型H1N1流感,特别是其中包括流感药物达菲。甲型H1N1流感虽传染性强,但当地恶劣的卫生条件和救治的不及时是墨西哥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

二是在经历了SARS与禽流感之后,许多国家的紧急应变能力大大增强,抗病毒药物储备明显增加。

根据IMF的一项研究,假设出现全球性瘟疫,全球范围内将损失3万亿美元,将近全球GDP的5%。但是,值得指出的是,传染病是典型的外部冲击,其对经济的影响是暂时性、一次性的,容易被高估。SARS期间,学者同样过高估计了SARS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从SARS经验来看,传染病对经济的影响并不一定灾难性的,2003年SARS疫情暴发仅使东南亚经济增速放缓了0.5个百分点,而遭受打击最为严重的中国经济增速也仅下降了1个百分点。

二、甲型H1N1流感为本已泥足深陷的全球经济带来了新的负担

从世界经济的角度来看,虽然人们对疫情的恐惧造成的影响大过疾病本身,但目前甲型H1N1流感毕竟已对若干国家和地区造成有限冲击。

(一)疫情给墨西哥经济雪上加霜

2008年墨西哥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3万亿美元,人均收入达到10694美元,经济规模全球排行第13位。如果将欧盟出口算作一个整体的话,墨西哥是全球第十大出口国。墨西哥也是世界上第七大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

受金融危机冲击,墨西哥经济已经大幅下滑。IMF此前预测,墨西哥将是今年新兴经济体中经济下降幅度最大的国家。墨西哥财政部4月30日发布统计报告称,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第一季度墨西哥经济下滑7%,主要原因就是全球经济形势恶化,特别是墨西哥主要市场美国的需求大幅缩减。经济低迷还导致就业形势严峻,今年前3个月,墨西哥全国新增失业人口37.2万。

对已经因为国内经济困难而向IMF申请灵活信贷安排的墨西哥而言,甲型H1N1流感疫情又为该国的前景蒙上了浓重的阴影。

受疫情影响,墨西哥内需低迷。最近一周以来,墨西哥全国餐饮行业的35000家中有20000家暂停营业或者很少有人光顾。首都墨西哥城商业服务旅游委员会的数据显示,墨西哥城的商业销售额同疫情暴发前相比下降了25%,墨西哥城餐饮业营业额一路滑坡,降幅达70%;墨西哥城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近日在首都颁布的有关禁令使墨西哥城每天的损失高达5700万美元,相当于当地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这对一个服务业产值接近GDP七成的经济体来说无疑是个噩耗。

由于多国接连发出赴墨旅游警告并禁止同墨西哥的航班往来,约占墨西哥国内生产总值8%的旅游业濒于停滞。墨西哥旅游业接待国外游客人数骤降,外汇收入也大大缩水。墨西哥还缩短或取消了一些大型游行和集会活动,而这些活动往日能为该国吸引几百万游客。在墨西哥首屈一指的旅游胜地坎昆,酒店订房率大幅下滑。坎昆酒店协会的数据显示,疫情已经导致酒店订房率下降了30%,而随着疫情的发展情况可能会变得更糟。

考虑到墨西哥的疾病预防和控制体系并不发达、公共卫生条件较为恶劣,我们估计其境内的甲型H1N1流感在短期内还会继续蔓延、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实施对墨西哥的旅行和贸易隔离措施。

 墨西哥政府曾预测2009年本国经济下滑2.8%。墨西哥财政部长卡斯滕斯表示,近日肆虐的甲型HINI流感将进一步给墨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墨西哥央行近日预测,该国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将下滑4.8%,而这一数字还没有将此次流感疫情给墨西哥经济造成的损失计算在内。

(二)全球经济受传染

1、拉美国家经济或受牵连

拉美国家在过去十年经济增长较快,但盲目对外开放也导致外债过高、金融部门盲目对外开放等问题,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之后拉美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主权信用评级被大幅度调低、如果墨西哥爆发经济危机,可能会牵连拉美国家出现经济动荡。

2、拖累北美经济复苏

由于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美国是墨西哥最大的进口和出口贸易伙伴国,两国唇齿相依。据世界贸发组织统计,2007年墨西哥49.6%的进口来源于美国,而其对美国的出口占其总出口的82.2%。对美国而言,其第三大进口贸易伙伴国是墨西哥,15.7%的进口来源于墨西哥,同时,墨西哥是美国的第二大贸易出口伙伴国,美国的出口有21.4%是出口到墨西哥。

当前美国通过“定量放松”已逐步摆脱再次爆发金融危机的风险,尽管近期消费者信心指数和股市由于“定量放松”出现上升,但经济能否尽快复苏,目前已经进入敏感期。此时,甲型H1N1流感肆虐导致经济活动收缩,无疑会再次对经济回升的信心造成打击,并一定程度上抵消前期为制止经济下滑所做的努力。一是可能扼杀经济复苏的一些苗头;二是延缓经济复苏时间。

截至5月3日,加拿大成为继墨西哥、美国之后确诊感染患者最多的国家。作为与美国和墨西哥有着密切经济联系和人员往来的北美国家,加拿大经济也已开始受到疫情冲击。

3、增加国际金融市场恐慌心理

金融危机使全球充满不确实性,而甲型H1N1流感的突然爆发将进一步加剧不确定性与市场恐慌。虽然目前尚没有因甲型H1N1流感蔓延而影响世界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迹象,但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做出了反应。受疫情担忧情绪的拖累,全球主要股市大多下挫(见表3)。

3  4月27日全球股市拉响警报

国家

股指

跌幅(%

美国

道琼斯

-0.96

标准普尔

-1.01

纳斯达克综合

-1.07

英国

《金融时报》100种

-1.13

德国

法兰克福DAX

-1.97

法国

巴黎CAC40

-1.64

韩国

首尔股市综合指数

-1.05

新加坡

海峡时报指数

-1.85

数据来源:工行投行研究中心

4、贸易保护主义升温

此次甲型H1N1流感是在严重经济危机期间出现的,其对公共安全的威胁可以为隐形贸易保护主义提供借口。历次经济危机表明,贸易保护主义有损经济复苏,为全球化设置更多障碍只会进一步加剧世界贸易额的下滑,出口导向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根据国际贸易规定,各国有权因卫生安全问题限制或禁止进口,但前提是必须有科学证明。甲型H1N1流感之初,被称为“猪流感”。4月27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 Organisation for Animal Health)表示,目前在全球蔓延的这一病毒不应该被称之为“猪流感”,因为该病毒同时包括禽类和人类流感病毒株,而且迄今未发现猪类感染这一病毒;WHO也已经排除了食用猪肉可能引发甲型H1N1流感的危险。

但仍有多个国家对来自墨西哥和美国的猪肉敬而远之。俄罗斯禁止从墨西哥和美国德州、加州及堪萨斯进口所有未经热加工的肉类,包括牛肉和家禽,并禁止从美国另外8个州、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进口生猪肉。日本和韩国等国家也下令对来自美国和墨西哥的进口猪肉产品加强检疫。如果疫情蔓延下去,将会有更多国家采取类似的贸易保护措施。

5、重创全球旅游业和航空业

已遭受经济危机重创的国际航空运输和旅游业,将再次遭遇甲型H1N1流感的打击,预计,国际旅客的数量将进一步减少。

2003年,非典(SRAS)曾重创全球旅游业,当时国际旅客人数骤降14%。当时,亚太地区国际航班数量锐减50%,仅2003年,亚太地区航空运输业损失超过60亿美元。

这次疫情在墨西哥爆发,北美和南美的航空运输业首当其冲遭受打击,紧随其后的是欧洲航空公司,其中主要经营欧洲至拉丁美洲航线的西班牙IBERA航空公司面临的风险最大,其他英航、德航、法航都将经受不同程度的打击。

欧洲旅游社已开始取消前往墨西哥的旅行团,这将使遭受金融经济危机持续冲击的欧洲旅游业陷入更困难境遇。

三、中国出口前景首当冲击

从发病症状、传播方式、预防手段等方面来看,甲型H1N1流感都和“非典”有很大的相似性,经历了“非典”之后,中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应对传染性疾病的措施,已经具有很强的应对能力,甲型H1N1流感在中国出现“群体性”暴发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中国不会爆发甲型H1N1流感,并不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可以不受其影响,可以置身事外。尽管我们很难预测未来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的后续演变,但就目前而言,中国已然衰弱的出口将面临新的冲击。

首先,目前受甲型H1N1流感影响最大的两大经济体——墨西哥和美国,都是我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国。美国是我国第一大出口伙伴国,2007年依据世界贸发组织的统计,其中美国44.6%的进口来源于中国。不考虑香港的转口贸易,09年1-3月份对美国的出口占我国总出口比重的18.5%。墨西哥目前是我国对拉美地区最大的出口贸易伙伴国,其中墨西哥25.8%的进口来源中国。

其次,在当前没有预防甲型H1N1流感药品的情况,各国采用隔离的方法也许会成为最有效的手段。一方面,这一隔离措施必然会导致经济活动出现快速收缩。全球经济活动的收缩必然会影响我国的进出口。另一方面,中国的出口可能会增加更多的成本,甚至遭受更多的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