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岗位与绩效的宽带结构工资体系”及执行
据我了解现大部分企业都开始引入绩效管理,并根据“基于岗位与绩效的宽带结构工资体系”制定了自己的工资分配办法。此分配办法和以往企业执行过的技能工资制、岗位工资制有所不同,出现了一个在以前工资制度里没有的新名词——“绩效工资”。我单位(建筑企业)也从去年初开始按此工资体系修订了工资分配办法。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对此工资体系和如何在工作中执行此工资体系有了些粗浅认识,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心得体会。
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工资体系的概念和特点。这里边有三个关键词:基于岗位、基于绩效、宽带,下面就分解来看。
基于岗位:是指工资体系的设计考虑岗位的重要程度、职责大小、贡献大小、任职资格、工作环境等,具体定岗时可以根据岗位分析的流程进行确定。大家对这个比较熟悉,因为以前执行过岗位工资制,在哪个岗位拿哪个岗位相应的薪资,我就这里就不啰嗦了。
基于绩效:绩即成绩,效即效率,绩效是对员工工作业绩、态度评价的结果,绩效的着重点在员工的现实表现及业绩情况,而不于其能力大小(有能力而不积极工作的人,还不如一个能力稍差勤奋工作的人)。基于绩效是指将绩效考核的结果与工资挂钩,根据考核的结果,拉开工资差距,并在企业内部形成能升能降的内在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
宽带是指根据工作角色及其能力要求,将职位分成几个层级,以有弹性地管理员工的发展、绩效及工资。宽带工资强调员工的绩效与技能的增长决定工资的增长,而不是员工职位的晋升决定工资的增长。它的工资结构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在员工岗位没有上升空间时,工资仍有上升的空间;二是同一薪级或同一薪等会含有多个岗位;三是在有重叠的宽带结构中,不同岗位的人可能会在同一薪级或薪等上。宽带结构综合考虑了员工的岗位价值、绩效表现与在该岗位上的岗龄。宽带薪酬的实质就是在注重岗位薪酬的同时也注重绩效薪酬,员工只要在原有的岗位上不断改善自己的绩效,就能获得更高的薪酬。
由以上工资体系的基本概念可以看出,绩效工资在此工资体系中占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这种工资体系的执行,其目的是激励员工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绩效,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实力。
要执行好绩效工资,首先要对绩效工资要有正确的认识。绩效工资的实行目的不是为了单纯发放工资,作用是促进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以工资或奖金的形式来激励员工改进工作绩效。绩效管理的核心思想是绩效的持续改进,改进员工的绩效,从而带动部门、企业绩效的提高。绩效管理过程是一个PDCA循环(戴明环),通过绩效管理四个步骤的循环,持续改进绩效;通过为员工提供支持、指导和培训,提高员工的胜任特征;通过员工主动地学习,相互学习,建立学习型组织。
其次是制定一个合理的绩效管理实施办法并注重过程管理。要使绩效工资真正反映出员工、部门的绩效水平,使之分配的更加合理,发挥激励和约束作用,就要开展绩效管理工作,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绩效管理实施办法。绩效管理要注重过程管理,绩效管理的过程表现为不断提升的绩效改进循环,即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反馈等四个环节实现员工技能的不断提高和绩效的不断提升,从而实现企业、部门绩效目标并提升其绩效水平。注重绩效考核而忽视绩效的计划、实施、反馈过程,绩效考核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笔者认为如能将此工资体系持之以恒的做下去,并通过绩效工资合理的应用,一定会提高员工、部门、公司的绩效水平,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的目的。
此文参考了兰陈杰的《基于岗位与绩效的宽带结构工资体系设计的“五定”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