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始于美国次贷风暴的危机到底是金融危机还是实体经济的经济危机?毋庸置疑,它就是经济危机。认清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它能保证我们的所思所想更具有实际意义,而不是高谈阔论,空中楼阁。
那么,我们该做什么?我们包括三个层面:国家、企业、家庭或者个人。不管哪个层面,既然都认识到本次危机是经济危机,也就是我们的实体经济出现了问题,那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找出实体经济的病灶所在,对其进行彻底的手术治疗,斩草除根。
国家层面:
全球一体化使得各国经济高度密切,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全球经济正如一座摩天大厦,实体经济是地基,是基础,而金融业则是贯穿其中的水电系统和最顶端的耀眼装饰。这次危机来势汹汹,以2008年9月有“百年老店”之称的雷曼兄弟破产而全面爆发,迅速席卷全球。于是大量工人失业,大批企业破产,人心惶惶。
本次危机的震源在美国,而罪魁祸首是金融业的无限制创新,人们的贪得无厌。美国多年在强势美元的政策下,享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物质财富,现在就是对这种模式以及背后美国式价值观的一次清算。从事金融的人都是精英,人中王,他们的智商不可小视,连美国政府的智囊团也被他们忽悠了,一边是政府利用纳税人的钱给其注资,另一边是金融企业的高管们继续大搞天价薪酬和巨额奖金,外有AIG,内有
中国政府对金融业的有力监管,使得中国经济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只有对实体经济的拯救才是长久之计,这一点中国政府可谓技高一筹,以最快的速度推出了4万亿的大规模投资计划,力争从实体经济这个地基和基础上,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后的奥巴马政府也效仿推出了大规模的投资计划。最初,中国政府也担心其巨额外汇资产的安全性,温总理曾要求美国政府要保证其在美资产的安全,担忧之心,路人皆知。美国人根本不吃这一套,继续给中国施压,一方面要求人民币继续升值,一方面要求我们不但不能减持美国国债,还要继续增持,为其未来的巨额财政赤字买单。真可谓:头上长疮,脚底流脓—坏透了!这一次,中国政府以自己的身体力行,且有成功实践经验(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曾推出大规模基础投资计划)的大规模基础投资这一中药良方无偿的转让给美国,而自己还不得不继续增持美国国债。数据表明08年9、10两月分别增持446亿和659亿美元;不过,增持速度随后有所放缓。11、12两月增持量分别为290亿美元和134亿美元,09年1月再度增持122亿,截止1月底总量达到7396亿美元,居各国持有美国国债总量首位,比第二位的日本多1048亿美元。
不过现在中国政府的管理层,已经开始有所行动了。先是周小川行长关于国际金融改革的各种观点见诸世界知名媒体,做宣传铺垫,后有上海、广州、深圳、东莞、珠海跨境业务人民币结算试点政策的推出。可谓有张有弛,进退自如!
至于民间很多关于对中国政府行为的评论,都是片面的。一些过激的言论还是不要的好,毕竟爱国不是靠大家骂出来的。而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以身作则做出来的,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要相信中国,相信中国人的智慧!
企业层面:
面对同样的经济危机,有的企业适时抓住机遇,变危机为契机,不断深化内部管理改革,理顺业务流程,反而能够激流勇进,百尺竿头。而有的企业,面对危机一筹莫展,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看着业务萎缩,利润下降,而且管理者可以拿“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做挡箭牌。
具体到,企业的微观环境,比如如何削减成本,保证盈利目标的实现。每个行业尤其特有的特点,但大致是相通的。目的是保证企业盈利目标的实现,就要分析企业的盈利目标构成,分析出的哪些成本在支撑企业盈利目标的实现。当经济危机已经来到的时候,企业的管理者第一反应就是消减成本,其中包括管理成本、人力成本、销售成本等,最容易看到效果的就是人力成本,于是各大公司纷纷发布公告,宣布大规模裁人计划。而管理成本的内容涉及广,其体现方式就是限产,比如钢铁企业。
当企业的其他成本都进行了削减之后,最后要对销售成本削减时,企业不知如何下手,毕竟对于销售,任何一个公司都很重视,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只有通过销售,才能为公司创造价值,带来利润。于是关于销售成本科学削减就成了营销管理界研究的热门课题!销售一个过程,包括售前、售中和售后。把营销部门看做一个企业,成本同样包括管理成本、人力成本等方面,销售工作不能不做,正常的运营管理成本削减空间不大,只能压缩一些广告宣传等费用,但其所在比重不大。裁人,只要能满足业务需要就行,此时,管理者容易误认为一线销售的重要性大于后台销售支持,负责销售支持的员工首当其冲。其实不然,客户满意度贡献率有超过50%来自销售支持,可惜在管理者眼中,他们的地位从来就没有超越过一线销售。
企业是有国籍的,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她所在国家的发展。因此,那些能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出击的企业,就可以充分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顺应国家的产业升级调整、利用行业内的兼并重组、洞察上下游企业的不断变化,从中发现机会,及时调整战略战术,适应市场的变化,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企业的目标。
家庭或个人层面:
面对这样的经济危机,做个家庭或者个人无权选择大的生存环境,更无力改变。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工作,有一份稳定的收入,量入为出,开源节流。理财方面,最好不要做高风险的投资,如股票等。因为作为中小投资者,在市场上永远是弱者,你注定是被主力宰杀的羔羊。
最后,不管金融危机也好,经济危机也罢,都会随着时间的流失,烟消云散,站在现在去审视1929年的大危机,当时的那种恐惧其实大可不必。明天是美好的,让我们把握现在,展望未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