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电视上老打一个广告,说某高科产品可以塑造青少年的脊梁,改善因为学生不恰当的学习姿式造成的身体变形。让学生不在一副“颓废”样,让学生挺起胸膛做自信地做人。
现实确实存在的情况是,广大青少年都是些“颓废”样,唯唯诺诺、歪歪扭扭的。缺乏进取精神、体质差、学习能力差、修养差、没信用、自私自利等,一个“颓废”样。
这是怎么了,我们的年轻人?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这些大道理不知道害人多少人,在过去、现在、以后。慧子登科、天之骄子(女)。诚然,当今天社会,读书不是唯一出路,但却是孩子们唯一的出路。
在中国,孩子无疑是功利工具。 为了孩子们能出人头地(官面堂皇的理由)、为社会添砖加瓦(好像放卫星)、为了回报父母(这点实际),我们孩子必须读书学习。从胎教到读博士,被动学习到而立之年。
年轻人拿什么时间能认真思考自己?不认识自己,那来的自信?
在商品经济的环境下,人自然就分成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生产者对这个社会作了贡献,而消费者则是寄生。毫无疑问,学生都是寄生的,靠父母养活。因为没有生产能力,学生的获取就是靠爱心的施舍,所以学生极贫,不光是金钱,还有人生。
89年以后,中国学生仿佛才真正认识自己,什么叫百无一用。于是,开始了迷茫,颓废,罪恶。我们不在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我们成了民族的耻辱——垮掉的一代。
那天,警察局里炸开了锅,四十多个涉嫌从事色情服务的年轻女孩子在挤在警察局的院子里等待处理,全部是我们学校的在校大学生。在一百年前,她们应该是上街游行请愿、为国为民的一分子,而今天,却沦落风尘。
一时间,社会各界指责的声音四起,是我们出了问题,还是社会病了。
从有记识起,父母和学校就告诉我们,好好读书,人生道路才会宽阔。事实好像和父母及学校开了个玩笑,不小的玩笑,读了十多年的书,我们好像就只会读书了。除了读书,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有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我的母亲就告诉我,‘不好好搞好成绩的话,就不要回家了’。我恐惧了好长时间,读书了这么多年的书,我深深地知道,只有家才能提供我可口的饭。更恐怖的是,教授们都有这句口头禅,‘开罪了我,你这辈子永远只能考59分’。天啊,如果没有学校的庇护,我们连乞讨证书都拿不到,怎么出人头地、报效父母、拯救天下百姓。
我们只能选择唯唯诺诺,脊梁也许早就没有了,什么高兴科技产品都救不了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