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学江苏,小商贩免于工商登记——我为安徽发展献策二


2009年,中国社会最大的问题,莫过于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和社会新增就业人数之间存在着的巨大差距,中央提出的“保八”目标,实际上是为了增加就业岗位,通过“增就业”来“保稳定”,并最终实现“促发展”的目标。

一方面是金融海啸导致大批企业倒闭,尤其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关门,直接减少社会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却是新增就业人数的大量增加,国内劳动力供求矛盾将急剧恶化,给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隐患。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中心进行的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显示,90%的经济学家认为2009年我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失业人数增加”。

目前所有刺激经济的计划,增加的就业岗位都是有限的。而最能直接“自生”出工作岗位的,却是零散的社会服务业、个体小商业等草根经济。

就目前而言,一方面我们的周围缺乏相对低端的社会服务体系,给市民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直接表现在第三产业占三次产业比重依然不高。而另一方面,却有众多具有劳动能力的市民领着有限的失业金,整天在棋牌室里消磨时光。

难道这些人不愿意自食其力,不愿意从市场刨食?不是!根源在于中国政府部门诸多不必要的管理和过重的收费,导致市民进入市场的门槛过高,限制着市民的就业意愿。如果彻底撤除这些就业壁垒,大幅度降低就业门槛,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好转。目前影响市民走向市场的最大障碍要数必须要办的《工商营业执照》。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目前核发《营业执照》的规定,加之一些搭车收费,对于那些从未在市场上摸爬滚打过的市民,办照就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如果发现经营不对路,重新变更经营范围时,还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这对于初入市场的人来说,心理负担、经济负担都将是难以承受的。取消《营业执照》后,他们就可以“想干就干”,及时进入市场。

强行让个体户办理《营业执照》,是管制经济下的产物,取消个体营业执照的可行性我们已经无需要再争论,因为我们的邻居江苏省已经实行了。该省在去年年底出台的《江苏省创业带动就业计划》明确规定,对合法从事小商小贩等个体经营的自我雇佣者,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将免于工商登记,同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费减免。

此外,该省还规定,经合法批准的公共用地可作为创业者从事个体经营的场所。

安徽作为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要想在中国部率先崛起,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从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邻省浙江近20年的发展来看,今天的个体户,或许就是明天的民营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