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的标杆价值


“建国60周年白酒优秀责任企业系列报道①”

60年沧海桑田,60年光荣梦想。在举国上下巨浪排空的煽情报道中,我们迎来了建国60周年的伟大年份。60年来,面对不断变迁,日益复杂的生态环境,作为民族传统文化典型代表的优秀白酒企业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积极探索中国经济崛起和文明复兴的可行性路径。从制度优先到效率优先,再到责任优先,在建国60周年之际,中国优秀白酒企业最终实现了自身产业高度和产业价值的升华。作为中国名酒企业战略思考平台的《东方酒业》,在此关键档口策划推出了“建国60周年白酒优秀责任企业系列报道”栏目,旨在“面向产业未来,弘扬产业责任”,为建国60周年献礼!
五粮液的标杆价值
标杆印象
在中国白酒产业发展史上,“五粮液”具有十足的标杆和示范价值。传承千年的酿造进程中,她以自己不朽的创新精神,为中国传统产业、传统文明的发展提供了难以复制和绝无仅有历史印记,这足以让关注白酒产业演进轨迹和喜欢宏大叙事的行业研究人士有了皓首穷经的研究对象。
从1909年晚清举人杨惠泉“集五粮精华而成玉液”之始,将“姚子雪曲”更名“五粮液”至今已整整百年。而这正是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一百年。在这其中,我们对苦难历史的猛醒,对传统文明的传承,对普世价值的融合都经历了一个反复艰难的过程。“五粮液”贯穿其中,无疑能够给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崛起带来更多启示。
1949年,中国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五粮液酒厂顺势而来,积极参与了新中国白酒产业基础框架的构建。在这之后,她又以其无与伦比的创新精神,通过价格战、买断战、品牌战等战术战略推动了产业的巨大进步,改写了白酒产业的竞争格局,并一举登上了“白酒大王”的宝座,其霸主地位至今无人能撼。
2008年,据“全球最有价值品牌•中国榜”显示:“五粮液”品牌价值达到450.86亿元,连续14年居国内食品饮料行业第一品牌,这是“全球最有价值品牌中国榜”国内白酒行业唯一上榜企业。此外,在2008年,“五粮液”还获得了凤凰卫视的中华社会责任大奖,并因其在白酒酿造工艺和产品质量的不断突破,被选为中国浓香型白酒标准的起草单位之一。“五粮液”的崛起犹如一道划破苍穹的耀眼弧光,让世界酿酒界为之震撼。
亚当·斯密说:“大国”的兴衰总被一只“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所左右,“那只看不见的手”无疑更让人着迷。同样,研究“五粮液”快速崛起的内在规律,发现其崛起背后“那只看不见的手”对于整个白酒产业具十分重大的标杆和示范价值。
优中选优确保品质持续升级
传统观点认为,浸透了中国上千年厚重历史的白酒产业创新空间不大。但是作为中国白酒产业标杆企业的“五粮液”,始终以产品品质升级为所有营销工作的原点,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量,提升产品品质,并通过产品升级快速崛起的事实打破了人们这一传统思维定势。
“五粮液”所在地宜宾地处北纬27°50′-29°16′,这正是全球酿酒业广为关注的北纬30度地带,最著名的葡萄酒产地法国波尔多也正处在这一纬度。宜宾地区属于南亚热带到暖湿带的立体气候,山水交错,风景秀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酿造美酒的风水宝地。在历史上,各族人们依据各自传统和风俗习惯曾酿制了不同的风味特色美酒,并延续数千年从未中断。“五粮液”继承了这一得天独厚的酿造基因。
从南北朝时期当地彝族人采用小麦、青稞或玉米等粮食混合酿制了一种咂酒,到唐代采用四种粮食酿制的“重碧酒”,再到宋代采用玉米、大米、高粱、糯米、荞子五种粮食酿制的“姚子雪曲”,“五粮液”慢慢勾勒出自己多粮酒酿造事实。明朝初年,宜宾陈氏酒坊在继承“姚子雪曲”生产工艺的基础上总结出“陈氏秘方”,从而使得酿酒工艺更加完整、酒质更趋稳定。1909年晚清举人杨惠泉品尝了“姚子雪曲”之后,取“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之意,将其正式更名为“五粮液”,至今恰好百年。
在这百年之中,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五粮液”在工艺方面的创新之举更是层出不穷——从600多年窖池的不间断使用并被国家收藏;到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从计算机勾兑系统和人工尝评相结合的独具特色的“勾兑双绝”;再到“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攻克世界难题引起轰动”。2008年,“五粮液”因其在白酒工艺方面的不断突破被评选为中国浓香型白酒标准的起草单位之一。
在酿造技艺登峰造极的基础上,“五粮液十里酒城”的规模也日益壮大,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白酒基地,它的窖池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几大名酒企业。现在五粮液酒厂已经具备了年产45万吨的白酒生产能力。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秘书长马勇曾说:五粮液产能优势决定了其世界名酒地位。因为作为酒中极品的五粮液酒是在这45万吨白酒之中摘取出的精华之作。这种“好中选好,优中选优”的质量策略是“五粮液”全面质量管理中的最为重要控制环节。
“五粮液”神奇的酿造工艺和十里酒城的气势磅礴不仅在中国白酒行业的成为典范,而且也赢得了世界酿酒同行尊重和好奇。曾有英国酿酒师不远万里三次来到宜宾五粮液考察酿酒技艺。最后,他们得出一个结论:“五粮液”所代表的中国白酒的纯粮固态发酵工艺决定了其国际顶尖品质,只有保持传统的、纯粹的、纯自然、纯生态的固态发酵工艺,才能有效杜绝有害物质的产生,才能保证香气绵远、回味悠长的国际顶尖酒品品质。“五粮液”给中国白酒带来了世界荣誉。
引领白酒产业商业模式创新
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他说“在商业领域,最高的竞争不是技术、产品创新,而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这会形成新的生产函数,从而改变市场竞争格局”。在新中国企业发展史上,“五粮液”依靠商业模式创新,推动白酒产业升级的成长案例具有非常典范的意义。
1954年,“五粮液”凭借其和谐的口感和优秀的品质的一次全国名酒评审会上,以综合评分第一的身份彰显他的卓尔不群。在“五粮液”的示范效应下,白酒产业迎来了工艺创新的滚滚大潮。1963年第二届全国名酒评比会上,中国名酒的数量由第一届的四个增加到了八个,而到1989年第五届中国名酒评比时,名酒的数量已经增加到17个。中国白酒的酿造技术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1979年,在坚持公有制主体的制度优势下,中国产业界又迎来了更为复杂多元的变革环境。在强力的发展模式变革推动下,1988年7月28日,国家放开了名酒价格。在此之前,“泸州老窖”、“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名酒,在价格上都比较接近,没有谁想到利用“价格魔方”率先打破计划经济发展模式。
1989年,“五粮液”首先涨价,价格轻松超越了第一代白酒霸主“泸州老窖”;1994年前后,“五粮液”再次提价,并超过了“汾老大”,2003年,“五粮液”一举超越“茅台”,登上了白酒行业之巅,进而奠定了其在名酒阵营中的老大地位,品牌价值扶摇直上。
在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五粮液”在商业模式的创新方面更具前瞻性和突破性。1998年,“五粮液”开创了中国白酒营销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买断经营。同时部分实行“OEM模式”。“买断经营”极大聚焦和释放了“五粮液”的产能优势和整合行业内外资源的能量。直到现在买断经营仍然是白酒行业整合商业资源的主要方式之一。
2000年,为了提升整个集团的综合竞争实力,确保每年20%的增长率,在主业做到行业第一的前提下,“五粮液”开始进入印刷、电子、饮料、塑胶、制药等与主业相关联的其他20多个产业,在白酒行业率先拉开多元化发展序幕。2008年,“五粮液”的多元化优势得到尽情展现,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其打造国际级航母的企业战略初步成型。
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产业界进入一个异常寒冷的冬季,白酒行业也哀声一片。面对行业,尤其是名酒阵营的迷茫和无所适从,“五粮液”再一次显示出了作为产业领军企业的从容与应变能力。面对业已取得的高端优势,“五粮液”在2008年10月全国糖酒会上,推出了主打中档市场的“六和液”品牌和定位于保健礼品的“黄金酒”。面对危机,“五粮液”以壮大腰部的方式给迷茫中的名酒阵营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以产业的高度关注食品安全
2008年5月18日至19日,第二届中国白酒东方论坛在在杭州举行,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唐桥作了《责任和使命都需要新高度》精彩演讲。他说:作为民族传统文化重要代表的名酒企业应该站在产业的高度将打造世界品牌,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作为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把确保食品安全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最大限度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应该以诚信的态度,创建一个健康、和谐和创新的白酒市场消费环境。
2006年6月28日,“五粮液”在厦门举办了“中国白酒文化复兴与品牌塑造研讨会”,加大了品牌的全球推广。目前,“五粮液”占全国优质白酒出口额的90%以上,产品也已经进入120多个国际免税店,并在国外开办了多家专卖店。2007年,“五粮液”提出了“中国的五粮液,世界的五粮液”品牌价值观,并将打造世界名酒,进入国际市场看作“五粮液”未来的发展战略。
在食品质量安全方面,“五粮液”更是在白酒行业树立了其他企业无法逾越的典范效应。“以质量安全为命,为消费者而生而长”是“五粮液”的质量核心价值观,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五粮液”从原材料的筛选就开始了严格的把控,坚决退回不合格的原料;确立了“预防、把关、报告”的“三并重”,以及由“六道防线”衍化提升的10个关键过程和72个专检点的质量管理思想;投入巨资,购置了大量先进的分析检测仪器和设备把数据检测和专家检测结合起来,并在质量检测方面实施一票否决制,从而彻底杜绝了产品的质量问题。
在严格的质量掌控下,“五粮液”系列产品赢得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消费者的高度认可。1988年,“五粮液”获得我国第一张产品质量认证证书。此后,“五粮液”先后两次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奖”,成为我国酒类行业中惟一两度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奖”的企业,2007年7月,五粮液集团获得国家人事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授予的“全国质量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这是酒类行业中惟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2008年8月8日,《华尔街日报》将“五粮液”评为中国最受尊敬的十大企业之一。同时,“五粮液”还以450.86亿元的品牌价值入选“全球最有价值品牌中国榜”,此外,“五粮液”还获得了凤凰卫视2008年度的“中华社会责任大奖”。这标志着“五粮液”已经得到世界主流阶层的高度认同。在食品安全日益成为消费者关注焦点的时候,“五粮液”以其独有的质量安全保证奠定了自身基业常青的基石,并为中国白酒赢得了国际荣誉,被国际消费者誉为“中国的国际名片”。
爱与责任 中国之魂
古今中外,“酒”这种物质是世界上最具有文化意义或精神含义的产品,也可以说就是一种传播民族文化的载体。因此,酒在世界许多国家被赋予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民族烙印。比如,俄罗斯的国酒“伏特加”被称为“俄罗斯之神”,法国有句谚语:男孩子喝红酒,男人喝波特,想当英雄就喝白兰地,轩尼诗品牌被称为法国国酒;威士忌称为苏格兰“生命之水”。那么在中国,经岁月历练的白酒无疑能够代言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
在共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和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精神的精髓,而“五粮液”由高粱、大米、糯米、玉米、小麦五种粮食酿造而成,“各味谐调,恰到好处”的口感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思想,这与“中庸和谐”的传统文化精神不谋而合。
2006年,“五粮液”正式提出了“和谐”的品牌诉求,扛起了“和谐”的文化大旗。同年8月,以复兴与传播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为使命和责任,“五粮液”独家冠名“海峡两岸同祭孔——第23届国际孔子文化节”,成为祭孔大典唯一祭祀酒,正式拉开复兴中国白酒文化的大幕。同年9月25日,五粮液集团以“明代古窖池群”传统酿酒技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正式启动。
2007年,五粮液集团定为“文化年”,在其品牌传播的过程中,它始终把传播中国文化和国际化两者结合起来。“五粮液”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以“和谐”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必将迎来伟大复兴,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典型代表的中国白酒必须担当起推动民族崛起的重任。正如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曾经说过的一句经典名言:“经济大了做政治,政治好了做责任”。
2008年12月18日,“五粮液”经销商大会在“爱与责任”的主题下拉开帷幕。“爱与责任”专题片用事实全景式展现了“五粮液”在“喜迎奥运”和“抗震救灾”中的全力以赴。业界认为“爱与责任”是“五粮液”在2008年这个人称“中国大考年”的特殊年份对“和谐”中国精神的深度解读,是一个大品牌的卓越价值和力量的完美体现。
继2007年定位“文化年”后,为迎接奥运盛会在中国举办,“五粮液”将2008年定位为“中国年”,并推出了以“中国年”为主题的系列活动:2008年伊始,“五粮液”举办了“为中国喝彩”大型征文活动,各界好评如潮。2008年3月18日,“五粮液集团与国家射击队、国家飞碟射击队合作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隆重举行……
就在“五粮液”如火如荼弘扬“奥运精神”、演绎“中国年”的时候,突如其来的“5·12”汶川大地震又考验了一把这个大企业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震灾发生后,“五粮液”快速反映和对灾区的慷慨解囊,各项捐助累计已逾5000万元,“五粮液”的“中国年”主题得以全面升华。由于在公益事业方面的长期无私奉献和在抗震救灾中的卓越表现,日前,“五粮液”以食品行业第一名的获得民政部2008年度“中华慈善奖”。
正如唐桥所言:作为白酒行业的典型代表,“五粮液”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始终以责任为导向,以创新为主线,希望能为白酒产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爱与责任”是对“和谐”中国精神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延伸,是感人至深的“中国情”和“中国魂”在这个特殊年份的集中表现。她让“五粮液”更加有力,她让“五粮液”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