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两会,关于教育投入和教育制度的改革的议题占了很大比重。主要体现在加大教育投入比例,取消重点中小学校制,严格限制义务教育阶段的乱收费,教师纳入公务员范畴等。这些议题的提出,都围绕着一个明确的核心,就是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在取得经济成就的同时,如何让教育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有效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而在短期内,有关教育改革的探讨,对经济的恢复尤其是房地产将起到极大的刺激作用。
首先,教师队伍纳入公务员体制本身就能释放巨大的需求。我们一直提倡百年大计,教育第一,然而在实际社会生活中,教师队伍的待遇和地位因其尴尬的处境一直游离于企业和公务员之间,教育产业化的做法虽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的负担,但却更加使教师的社会定位偏离了其应有有的内涵。一方面要求为人师表,注重德字为先,另一方面教育资金的匮乏只能使各个中小学校为争夺有限的资金片面的追求升学率,甚至甚至广开财路想尽一切办法留住优质师资。增大教育投资比例,将教师队伍纳入公务员体制,虽然增加了政府的责任,但长期看对国家的的战略发展,短期看对有效的刺激需求尤其是地产业的需求都是利国利民的必要举措;
其次,打破条条框框,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将极大的刺激地产市场改善性需求。改善性需求来自于家庭生活的需要,而子女教育问题占相当的比重。无论是地产第一代还是第二代的供给,经过二十余年的积累,沉淀了大量的隐性需求。如果能有效的改变现有的教育问题,这些需求必将被快速释放,因此本界两会在教育领域的改革措施是否得当对地产业有很大影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事业的成果需要历史检验,但是就当前现状来讲,在短期内刺激需求和消费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让居民真正能够平等的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把握时机,加大投入,逐步改变教育界存在的种种弊端,长期上利国利民,短期上利于经济的恢复。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