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联的说辞能否打动政府?


 近日,全国工商联合会在两会上提出高房价产生的原因是政府的税赋和土地的成本过高,冀望借助两会的机会使政府作出适当的让步以缓解高房价的压力。然而面对我意已决的中央政府,这个意图能否实现呢?未必。
    首先,造成土地成本虚高的直接原因不在政府的决策。回想07和08年的土地交易,高价成交的地块有哪个是政府开出的底价成交。挂牌出让的制度是公开的,而土地竞争者的交易行为是自由的,恐怕唯一的压力只有来自于竞争对手。在这种情况下难道让政府强行把土地出让给低价竞标者就能把房价降下来了吗?那么工商界崇尚的市场经济的自由精神又将体现在哪里?
    其次,当市场处于急速上升阶段的时候,土地价格早已出现异常,只不过被放大的成交量所掩饰的毫无警兆。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直至最后的紧缩银根,最终才结束无序竞争的混乱状态,试想如果通过行业内自我调整能够消化存在的问题,政府又何必大动干戈呢?
    第三,把中央的政策看成左右摇摆实际上是低估了政府的调整决心。稳定和健康,看看哪一项措施不是紧紧围绕着这个核心主题思想,除了早年出台的70/90与如今大力建设的保障房存在冲突以外,保障房体系的建设在保证城镇原住居民优先获得基本生活资料的同时,有维持了区域市场的基本规模,对建筑业和上下游产业的影响也降到了最低,而这些符合条件的首次购房者的还款能力又降低了金融业的风险,一举数得;对地产业紧缩银根和积极的兼并重组既是防范盲目囤积房屋带来的金融风险,同时也是为了地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的满足土地原住居民的使用需求,应该是土地全民所有制的最好诠释。
可以说经过这一次调整,我国住宅市场的供应初步形成了一个体系,从低收入人群到有产阶层,从本地需求到异地置业,只要付出相应的成本,完全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样一个完整的市场供应层次,就算没有民生这个政治诉求,也很难有人能够改变。而这种市场体系一旦形成,商品房价格还会有下降空间么?也许这种市场模型被某些人理解为地方保护,但却无可厚非,自由民主如美国者现如今不也在大搞贸易壁垒么?
    工商联这一次的心血看来又要白费了。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