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套房松绑是个美丽的谎言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房地产市场二套房贷款问题的一段话,再次引起舆论与媒体的热议,而其核心内容无非是是否全面松绑.事实证明,全面松绑二套房的舆论是一个美丽的谎言.

人民网消息:

 昨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式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二套房政策,有媒体解读为“松绑二套房贷”。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就此澄清,称总理原意并非如此。

  媒体误读总理报告

  “总理说的是自住性、改善性!住房贷款任何时候都有风险。”在昨日下午列席黑龙江代表团分组讨论之后,刘明康澄清了政府工作报告所表达的真实含义

其实关于二套房的政策早在2008年就已经被中央政府定下了基调,而今不过是政府在履行法定义务向最高权利机关汇报工作而已,其核心内容在行业调整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之前不可能有实质性改变.舆论媒体的错误解读只能徒增市场的恐慌,让消费者更加的无所适从.回归理性不仅仅在与于商品的价值与价格层面,更重要的是对市场的趋势和管理者的调控方向的正确认知.我在上一篇文章政府如何向人民代表诠释高房价民生 中明确谈到二套房的贷款限制至少要维持两年甚至更长时间,实际上这个政策并非单独存在,应该把他纳入到中央关于地产业调控的组合政策体系中来予以关注.

二套房贷为什么短期内不能放松?

从反方面看,为什么有人期待他放松?因为放松可以有效的刺激需求,使市场在短期内得到迅速回暖.不可否认,在08年的市场交易中,存在大量予买行为因此政策的执行而最终导致交易流产.在当时来讲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开发商甚至银行对此无不感到郁闷非常.这样看来当前对松绑二套房的期待完全可以理解,一句话--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的矛盾冲突.结果会怎样呢?借用王石和柳传志不约而同的说法:我不做违背大方向的事情.

而从二套房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得到体现:

1,短期内是为了规避金融风险.

不可否认,中国的经济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发展,综合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社会财富得到了丰厚的积累,但是在看到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三的同时,还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前十位排名的国家中我国的人均排名确是最后,藏富于民目前还仅仅是一个宏伟目标.而当经济结构的各行各业都面临升级换代的调整,期间必然产生一个财富增长青黄不接的真空,而政府的财政赤字手段虽然能够增加投资的膨胀,但相对整体经济规模来讲,9500亿的投入显然仅仅能够维持一个稳定的局面,而大规模的增发货币显然与中国的国际战略相背离,因此缩减房贷规模实际上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从而保证整个经济结构的流通性;

2,就房地产本身来讲,鉴于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及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的限制,短期内增加异地置业和再置业的成本,恰恰是为了地产市场长期上更健康、更持续、更贴近全体国民的民生。关于这方面的观点,在政府如何向人民代表诠释高房价民生 一文中有详细论述。

看到网友留言,补充一点:关于卖掉第一套房再买,这个情形我知道.应该视为改善型而非政策的全面放开,因为这种情形不会造成文中所说的资产集中,也不存在断供风险,属于鼓励型消费.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