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日盘面:受到前期高点的技术压力影响,A股沪深两市,早盘维持高位震荡的走势,早盘收盘指数,上证指数收于2371.26点,下跌3.18点。下跌0.13% 成交金额705.9018亿。深圳指数收于8946.47点,下跌47.68点。下跌0.53%。成交金额336.4377亿。
受到港股今日获利回吐,早盘大幅杀跌的影响,A股两市午盘做多的冲动被压抑,两市最终缩量收阴。收盘指数:上证指数收于:2358.04点,下跌16.40点,跌0.69%,成交1287.5667亿;深证指数收于:8910.42点,跌83.73点,跌0.93%,成交632.8381亿。
二、后市评测 看多
消息面:今年头两个月,新增贷款分别达到1.62万亿元和1.07万亿元。其中,票据所占比例为38.5%和45.5%。如剔除票据融资量,实际的新增贷款分别为9960亿元和5830亿元,与往年相比,信贷增速偏快但属正常。而从目前的测算来看,3月份的贷款增量仍然较多,贷款增加是可持续的。同时大多项目贷款都是按阶段发放的,因此年初一批大型的基建项目上马之后,随着项目的展开,那么随后的信贷资金也会有所增加,从这个角度看,信贷增加的趋势有望继续保持,由此可见,整个资金流动性方面依然保持较好的态势。
从资金面看,QFII、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机构资金目前都有资金流入的态势,且从特点看,这些资金很难大量介入到题材股的炒作中,往往会选择补涨价值较大的权重股,尤其是业绩继续增长的银行股,信贷数据的持续增长,因此其一季度的业绩增长相对确定,未来的预期也较为乐观,短线有再次启动的迹象。权重股的补涨效应得以维持,那么股指走势较为稳健,至少会封闭下跌空间,如此一来,大盘很难出现大幅的调整。更何况深成指、沪深300、中小板、上证50、指数都已先后创出新高,目前只剩下沪指未创新高,从指数一致性看,沪指也有破新高的要求。
技术上,沪指周K线已经连续两周收阳,日均成交金额较前一周放大三成,交投处于活跃水平线上,同时短期均线向上穿越,形成发散之势,2265成为周线上的支撑位;而从日K线角度看,上升生命线升至2325点。在价格通道上,上证指数依托7日均线稳步上行,短线均线指标保持多头排列。根据成交量来看测算五浪的高点在2037*1.30=2648点。
三、操作上:调仓换股 战略布局
今日盘面的如此走势折射出市场的两个信息,一是A股市场与外围市场的影响力度渐有提升的趋势。主要是因为市场中小市值品种活跃度降低,故难以化解周边市场不振对含H股的权重股股价走势的压力。二是一季度业绩增长股渐有活跃的趋势,这主要体现在券商股、火电股等品种中,也就是说,市场热点渐有从年报主线向一季度业绩增长主线的转移,从而带来一定的投资机会,故建议投资者跟踪一季度业绩增长股。根据国家统计局27日公布的1—2月份工业企业的利润统计数据来看,一季报可以重点关注石化,炼焦两大行业
此外从技术角度看,有色金属、新能源概念板块短线累积涨幅较多,投资者避免追涨,考虑获利了结,银行股处于底部有补涨要求,可以对其进行配置,对于类似机械、建材、钢铁板块看,短线虽然有反复,但依然可以继续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