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的厕所把制度上的缺失转嫁给了穷人[TXSH]


 

  廉租房的建筑标准低,既是对穷人的歧视,又是对穷人的帮助和优惠。他们花很少的代价,能够住上比过去好的住房。靠的是全国的纳税人出钱,帮助低收入群众,改善一点生活。----茅于轼

  茅老先生又出怪论了,承认低标准的“廉租房是对穷人的歧视”之后,又拖出了“是对穷人的帮助和优惠”这条尾巴。是不是穷人还应该对这样的歧视感动感恩?茅老先生没有说出来。却说了穷人们“花很少的代价,能够住上比过去好的住房。靠的是全国的纳税人出钱,帮助低收入群众,改善一点生活。”这席话后面透出的意思恐怕就是,穷人们,你们应该知足了。

  八角鱼认为廉租房是解决目前城市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的好办法,是政府的惠民政策。不管从西方社会的所谓人权、人道,还是从中国的民生出发,这都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好政策。不过,在茅老先生之前抛出的“厕所论”之后,我发觉这样的好政策好像有点变味了。防止富人强占穷人权利,这个出发点是好的,茅老先生能够率先提出这样的思考,本是值得让人尊重的,不过那个怪怪的“厕所”却把人给戗了。廉租房肯定是低标准的住房,而有无厕所也并非是低标准的唯一界定。如果说没有厕所就能控制住富人的贪婪,拥有万贯家财的葛郎台,还不是照样住在阴暗、破烂的老房子中。

  中国有句俗话,越有钱越贪婪。从拥有万贯家财的葛郎台的近乎变态的吝啬中可以看出,有钱人在贪婪方面没有中西方之别。贪婪的富人不会因为少了个厕所或少几十个平方的面积而放弃索取、强占别人的权利。相反,标准低到连厕所都没有了,就是真正落实到真正的穷人头上,剥夺穷人的方便权利,这还就象茅老先生所说的“对穷人的歧视”了。

  那么是不是就不能对富人的占有欲进行控制了?任其贪婪了?好办法应该是有的,就看你是不是真的在帮穷人说话为穷人做事。富人买廉租房而造成真正的穷人买不到,这是制度上的问题制度上的缺失,与廉租房有没有无关,即使没有厕所,也不防碍富人购买廉租房,富人买了并不一定要住。那些富人几套几十套的房子都买了,是不是都会住?如果把这些归于厕所,就有点把制度上的缺失带来的问题转嫁给了穷人,这对穷人不公平。如果是真正为穷人说话帮穷人做事,就应该从制度上找原因,从根本上消除富人的贪婪。让廉租房或者经济实用房的发售公开透明,或者对低收入群体进行排查摸底登记,把这些数据公诸于众,让民众来监督。难道非要牺牲穷人的方便非要“对穷人的歧视”,才能阻止富人对廉租房或经济实用房的巧取豪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