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王忠诚、徐光宪荣获2008年国家最高科技奖想到的
一年一度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因为此奖项每年奖励人数不超过两人,除了精神奖励,还有500万的奖金。2008年国家科技技术奖由王忠诚、徐光宪两院士荣摘取。2009年1月9日,央视十套对两人进行了专访,通过采访,我对两人的科技贡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感受到了作为科技工作者,他们崇尚科学,敬业爱岗,朴实无华,为科学献身的那份执著的精神。相信,对于众多默默无闻的科技工作者而言,能获得这样的殊荣是对其工作研究的最高肯定。
作为科技工作者,或许是工作性质使然,他们既不像营销人员那样走南闯北,看尽人生的繁华,又不像企业管理者一样掌控千百人,威风八面。更多的时候,是冷桌子,热板凳,甚至很多科技人员或许一生都默默无闻,重复着千遍万遍的科研工作,所以,对于这样的群体,社会和企业应该更多地给予关注与支持。
由此,我不由得想起了我国的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目前,我国太阳能行业真正拥有自主研发水平、自主创新的企业并不是很多,无外乎我们耳闻能详的清华阳光、皇明、力诺、太阳雨、桑乐等几个大型企业,像一些中小型企业,能有几个象模象样的生产工艺人员已经是不错了,更不用谈其研发队伍。当然,作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太阳能热利用行业,是依靠自身的力量,一点一滴地发展起来的。虽然是拥有5000多家的太阳能企业的大规模,但大多数企业都是白手起家的私营企业,将辛苦赚来的资金投入到研发里面,估计是哪个企业家都需要掂量的事情。
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务实
纵观我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的发展,多年来,太阳能热水器产品虽然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就实质的改进却是微乎其微的,所谓的新品研发创新,往往是“换汤不换药”,只是对太阳能热水器外表做了“改头换面”,内里功能的提升却是缓慢的。笔者说这样的话,并无贬低行业之嫌,只是慨叹行业发展之慢。我们不妨举一个例子,就拿太阳能热水器冬季不能过冬这件事情而言,多年来,很多企业都在强调太阳能热水器能安全过冬,消费者能放心正常使用,可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太阳能一到冬天就冬眠了,基本就弃之不用了,何谈正常使用。笔者作为太阳能用户,曾经仔细算过,一年当中太阳能热水器真正用的时间不到三季。冬天真正想用的时候,太阳能热水器基本派不上用场。以及上下管道存冷水的问题,这些都是多年未曾解决的实质问题。所以,企业能早日拿出用户需要的解决方案,并用简便易行的办法给予解决,这才是消费者所关心的。
目前,我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竞争激烈,这是不争的事实。面对如潮大军齐涌入行业的情况下,一些企业片面追求利润,重营销,轻研发,把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市场终端与营销队伍的建设上面。形成了凡事以营销为龙头,其他靠边站的局面。很多企业老板宁肯出重金聘来营销大师,也很少投巨资建立研发队伍的。有些老板为了尽早申请通过各项认证,不惜伪造虚假的证书和报表,也吝啬将资金花到产品研发上。虽然营销概念炒作对于企业快速发展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但长久以来,企业后劲不足,创新薄弱,只能使企业停滞不前。
温家宝总理2008年国家科学技术颁奖会上指出,科技实力决定国家命运。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谁不重视科技,谁就要被淘汰。对于我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而言,科技创新也最终决定着行业的命运。我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在一片荒漠地走来,依靠自身的力量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形成了商业化、规模化和产业化运作模式,行业未来的健康发展更需要有识之士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不仅为个人企业发展鼓与吹,为行业的发展也要大声呐喊。唯有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才能最终带动企业的一起前行。
产业升级,研发先行
2008年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年会上,行业提出产业升级的目标。何以升级,除了生产、设备、管理、营销、文化等方面的升级,最重要的是研发创新上一个新的台阶,提高太阳能热利用整体科技含量。虽然年会上,皇明集团董事长黄鸣在发言中一再重申改变太阳能热水器在消费者心目中科技含量低的形象,树立整个行业的信心。其实,能做到皇明大规模生产、研发检测上档次的企业有几个?而甘心情愿向这方面投入的企业能有几个?
企业行事如同做人做事,仅有华丽的词藻,而缺少了踏实诚信的作风,最终会失去社会的信任。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除了外在的营销策划外,最重要的还在于内在功夫上,功夫做得深,做得扎实,遇到风险危机才会岿然不动。有人认为自己企业小,投入到研发感觉没有必要,与其花这样的费用投入到研发,还不如投到营销里面。笔者认为,企业无论大小,都应该重视研发,从小做起,积少成多,逐渐的累积,便能提升企业的水平。太阳能产业的升级,更需要各大企业的整体提升,而企业的升级更需要像殷志强教授这些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学者们,来从事科技研发工作。
太阳能科学的春天
1978年国家召开第一届科技工作者大会,迎来了科技工作者的春天,激发出许多有志青年加入到科技研发的队伍中来。许多年后,可能真正愿意从事研发工作的人员已经不是很多了,这与企业,与社会的重视程度无不有关系。在当今这个浮躁的时代,再安静地回到实验室,从事科技研发工作,或许真得太少了。就像年年召开的行业大会、行业评选,除了与企业有关的企业家评选、经销商、营销事件,作为幕后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就很少能真正站到台前,享受到鲜花与掌声。
多年前,笔者在皇明时,黄鸣作为学者出身的企业家,对科研队伍一直偏爱有佳,以致许多部门都说黄总偏爱技术研发部门。每年度的职工大会上,企业都会重奖一批在研发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而且,皇明还形成了一系列的研发考核制度,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等方面有创新成果的都给予奖励。
但愿,希望这些做法能给我们的行业,我们的企业一些启示,将更多的目光投入到科技工作领域,关注科技工作者的成长,为其营造更好的平台,从而促进太阳能行业的快速发展,迎来太阳能行业发展的春天。
如何迎接我国太阳能热利用的科学春天
评论
2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