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能力在企业竞争过程中的作用


 

 
企业创新能力在企业竞争过程中的作用
 
一.     创新的起源与含义:
什么是创新?“抛开旧的,创造新的”(《现代汉语词典》对于“创新”一词的解释)。创新有这样几个关键的要素:一是衍生;二是创造;三是开发。有因必有果,创新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的进步,伴随着人类的进化而一步步衍生出来的一个物质;创造新的东西,能根据市场做出相应的调整,并能带来实际的效果;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发新的东西,加以合理利用,与市场紧密结合,并能产生效益。
《伊索寓言》有一个小故事,可以给我们一个关于“创新”的形象解释:
一个暴风雨的日子,有一个穷人到富人家讨饭。“滚开!”仆人说,“不要来打搅我们。”穷人说:“只要让我进去,在你们的火炉上烤干衣服就行了。”仆人以为这不需要花费什么,就让他进去了。这个可怜人,这时请厨娘给他一个小锅,以便他“煮点石头汤喝。”“石头汤?”厨娘说,“我想看看你怎样能用石头做成汤。”于是她就答应了。穷人于是到路上拣了块石头洗净后放在锅里煮。“可是,你总得放点盐吧。”厨娘说,她给他一些盐,后来又给了豌豆、薄荷、香菜。最后,又把能够收拾到的碎肉末都放在汤里。 当然,我们都能猜到,这个可怜人后来把石头捞出来扔回路上,美美地喝了一锅肉汤。如果这穷人对仆人说:“行行好吧!请给我一锅肉汤。”会得到什么结果呢?结果是十分明显的,这就是创新思维的力量!因此,伊索在故事结尾处总结道:“坚持下去,方法正确,你就能成功。”
企业要想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就必须要参与这个过程,并在创新中占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
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提出了“创新理论”。 20世纪末,我国把“创新”一词引入了科技界,形成了“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各种提法,进而发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次以及领域,使创新的说法涉及到各行各业甚至渗透到企业内部。在“1997年国家经贸委确定了首批技术创新试点企业,1999年12月又确定了第二批技术创新试点企业”前提下。试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其中,海尔集团一直保持着平均一个工作日推出一个新产品、1 5个专利的强劲势头,其销售收入1995年仅占世界500强末位企业的1/19,1999年提高到1/3。成为决策主体投资主体,是实施诸如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教育培训等创新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创新不仅是一种继承也是一种舍弃,舍弃的是与时代、与企业不相适应的,继承的是经过实践检验仍然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有生力量。企业创新要把握的关键就是不能失去企业的本性,就是不忘历史,适应时代,面向未来。海尔等企业具有许多优良传统,这些传统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是企业的力量源泉,但形势的发展也迫切需要企业对这些传统进行创新,使其重新焕发光彩。
企业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成与败。
成功与失败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就像朝霞与迷雾,泥浊与大道,河流与污染,冰雹与庄稼。一个企业不可能永远行走在成功的坦途上,不可能一直坐在成功的盛宴上举杯狂欢。总会有一段时间与失败握手,同失败同行。问题是,当企业陷入失败的泥潭时,他所面临的是等待死亡面纱的降临,还是寻找走出泥潭的良策和办法?是为失败寻找冠冕堂皇的理由,还是想尽千方百计脱离失败的纠缠和困扰呢?
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以下几大因素:
组织创新:是企业为了适应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要求,实现企业内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形成新的任务实施共同体,从而对企业组织形式、组织结构、组织规模、组织流程进行重构的行为总称。
管理创新:是指为了更有效地运用企业内外资源以实现企业目标而进行的创新活动或过程;或者说,是从提出或采用一个新的管理思想到付诸实施,并取得预期效益的创新过程。
产品创新:是指企业首次向市场提供在技术上有些改变的新产品的过程。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通过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选拔、绩效考评、薪酬管理、员工激励、人才培训和开发等一系列手段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达到企业发展目标的一种管理行为。
企业有活力,领导有向心力,员工有动力,只有企业的全体员工一条心,,企业的产品(有无形和有形之分)才能在市场竞争的机制下具有竞争力。(可以参考“情绪资本的价值分析与情绪管理”
企业的创新也就成为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企业的创新首先要体现在领导的创新思路上面,企业的发展,需要员工的参与,同样客户的认可度也成为一个企业发展的战略因素之一。例如:“顾客是上帝”。但是现在有90%的顾客所提出的问题都是不合理的,任何产品都不是完美的,肯定会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漏洞,但是有问题,我们就好解决,也就是所谓的"解决问题",当然如果客户提的问题是由于产品本身所具备的,这个问题相对于我们来说,说明了企业内部某一个环节出现了不应该有的问题,找出问题所在,然后解决;如果是客户对产品不熟悉所造成的问题,我们就这个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创新是企业新生的动力,只有上下齐心协力,企业的创新体制才能如鱼得水。
建立有效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保证.企业应该建立由创新动力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支撑机制和运行机制有机构成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我们应该将技术创新主体从"企业"深化到企业中的"人",将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动机转化为人的行为动机,把技术创新主体划分为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企业、企业部门以及企业员工三个层次,并由此构造了技术创新动力的三级传递系统.将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企业的基本管理职能、特别企业目标管理体系相联系,把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管理纳入企业日常管理活动,以确保企业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
企业创新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到从理念到制度、从管理者到一线员工、从过去到未来等各方面的因素,必须把这些因素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才能发挥整体的最大效应,以避免企业文化建设中过于抽象或过于机械的情况出现。
正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中国的大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之路是漫长的,是艰辛的,也是充满希望的。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我相信咱们一定可以构建完整有序的创新生态系统体系,推动整个地区乃至整个人类有续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