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空间投机
空间投机,不就是长途贩运吗?不就是将北方的苹果卖到南方,南方的香蕉卖到北方吗?
这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的空间投机。最重要的空间投机是利用政治空间差,其次是在同一政治空间内利用经济空间差,此外还有技术空间差、产业空间差、文化空间差、消费空间差,等等。让我们一一考察。
1、政治空间差
毫无疑问,最大的政治空间差是国际政治空间差。不同的国家,政治制度不一样,法律不一样,经济结构不一样,发展水平不一样,资源不一样,劳动力价格不一样,在国际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不一样,这就给利用国际政治空间差留出了巨大的想象余地。
实际上,经济全球化正是利用国际政治空间差的巨大浪潮。美日欧各国和中国的劳动力价格相差巨大。大体来说,同样的工种,欧美国家的工人工资是中国的20—30倍。如果欧美国家的制造企业将工厂转移到中国来,可以立刻节省劳动力成本19/20。正是这种力量,使欧美的大企业纷纷到中国来投资设厂。七、八十年代时,美日欧企业是将工厂开到“四小龙”、“四小虎”地带,即台湾、南朝鲜、香港、新加坡和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泰国,但这些地区的熟练劳动力不够多,土地也不够多,大量的投资涌来,有效劳动力很快被吸干,劳动力价格迅速上升。所以,跨国公司又寻找劳动力成本更低,后备资源更充沛,社会更稳定的地区。毫无疑问,自1994年中国大幅度调低人民币汇率,采取招商引资政策后,中国就成了外资最喜欢的地区。中国的劳动力不但成本低,而且质量好,数量庞大,似乎永远也吸不干。正是外资从“四小龙”、“四小虎”的移出过程,为索罗斯一类的金融大鳄制造亚洲金融危机准备了温床。
2000年,中央提出要进行西部大开发时,一些经济学家建议,要将东部沿海的发展模式复制到西部去。我认为,恰恰是按照全球化的逻辑,这种复制根本不可能。为什么外资会到广东来?因为美国和广东的劳动力价格存在着瀑布般的巨大落差。广东资本会到贵州去吗?要问广东和贵州之间是否存在着如此巨大的劳动力价格瀑布。事实上,广东和贵州之间顶多存在着一倍的价格落差,这点落差根本不足以吸引东部资本往西部流动。毕竟东部地区交通方便,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条件好,教育、医疗环境好,聘用管理和技术人才的外部成本低。这许多好处是一倍的劳动力价格差不足以弥补的。
更加重要的是,美国和广东之间存在着国境线,只能是美国资本到广东来,不可能广东劳动力往美国去。广东和贵州之间存在着国境线吗?没有。所以,广东资本根本不需要到贵州去,自然有贵州劳动力到广东来。现在,不仅是孔雀东南飞,连乌鸦、麻雀都一起东南飞。沿海地区既享受了外资流入的好处,又享受了内地劳动力流入的好处,这才有沿海经济的发展,才有东部模式。
也就是说,恰恰是按照出现东部模式的逻辑,西部只能越来越穷。怎样搞西部大开发?唯一的办法是中央政府用转移支付的办法建设西部的基础设施,支持西部的工业发展。否则,东部模式复制不过去,西部的资源却会被东部开发光,西部会变得更加一无所有。
当然,利用国际劳动力价格瀑布还只是利用全球政治空间差的一种初级阶段。对于中国的大多数企业家来说,由于语言文化不通,法律制度不同,利用国际政治空间差的能力还很有限。不了解各国的真正差异所在,怎能发现跨国机会呢?不过,随着国际交往更加频繁,政治空间差的丰富含义一定还将被人们深入发掘。
一国内部也存在政治空间差。武汉的房地产商到成都就不灵,北京的房地产商到上海也不行,这是因为房地产业特别需要地方政治势力的配合。沿海地区的企业家到内地,常常以为内地官员更腐败。其实,内地官员的升迁机会少,竞争更加激烈,成本更高,而所在地区经济不发达,项目数量少,油水小,不得不在每一个项目上揩更多的油。这也是沿海和内地的政治空间差。
2、经济空间差
在同一政治空间内,经济空间千差万别,价值相差极大。建工厂,特别是建矿山、钢铁、有色金属、机场、港口、铁路、电站、造纸、水泥等大型企业,良好的选址能够极大地降低运输成本,废物处理成本、吸引客户成本等,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所在。开商店,有时候甚至同一个十字路口,开在西北角就客流如潮,开在东南角就冷冷清清。搞房地产更不用说,第一是地点、第二是地点、第三还是地点。
为什么大城市规模失控,摊得越来越大?因为大城市聚集了众多的政治、经济、技术、医疗和教育资源,大城市汇集了众多的商机,大城市代表着现代生活方式,代表着一流的技术和质量,所以,即使不在大城市繁华地带,而是在大城市边缘、郊区办企业,也是成本效益很高的选择。正是这个原因,使大城市不断扩张。这是市场经济的“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逻辑在发生作用。在这种正反馈作用下,城市居民享受了聚集效应带来的高地租,甚至根本不用干活,单靠出租房子的收入就可以过得舒舒服服。这些人是市场经济下的地租贵族。地租贵族常常也是有影响力的人群。他们努力促进城市建设,增加城市的吸引力,以提高他们的地租收入。事实上,房租、地租是在城市经营各种商店、铺面、摊位的企业家的主要支出之一。用传统语言说,钱看上去是资本家在挣,实际上流进了地主的腰包。城市经济居然也是地主经济!
更值得重视的是,大城市是区域经济中心,主导着区域内的资本和利润流动,吸取着区域内的各层各类财富。医院吸取着区域内的病人资源,大学吸取着区域内的学生资源,机场吸取着区域内的富有客源,房地产吸取着区域内的各层次的地主和企业主。山西的矿主在北京置业,河北的企业主在北京买房,这就把山西、河北的财富带到了北京。所以,大城市也是财富聚集中心。
大城市、中城市、小城市、乡镇、村,构成一个财富逐级流动网络,使经济空间差变得极其丰富,极其多样。对于善于投机的人来说,也就意味着充满着机会。
当然,区域经济网络仅仅是经济空间差的一种来源。不同的光照、降水、地形、地貌、地质,不同的经纬度,不同的季风带,形成了每一个区域独特的经济空间。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正是利用这种独特的经济空间来获取利润。
同样一方地,同样一坐山,同样一条河,在地质专家眼里,可能是金矿、铁矿;在农业专家眼里,可能是核桃林、楠木林,也可能是高产水稻、优质绵羊;在工业家眼里,可能是钢铁基地的选址;在交通专家眼里,可能适合穿一条隧道或修一条高速公路;在房地产商眼里,可能因为交通方便而值得囤积下来搞房地产。美学家以为,世界上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同样,对善于投机的人来说,世界上并不缺乏机会,缺乏的是发现机会的眼睛。
3、技术空间差
在同一政治和经济空间内,为什么有的企业红红火火,有的企业冷冷清清?这正如同一个医院里,为什么有的医生,病人要清晨排队挂号?有的医生却门可罗雀?
这就有技术空间差问题。技术空间差不等于技术,是指不同技术组合、嫁接、移用的空间差,也指同一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逐级传播而造成的空间差。
组合型技术空间差
不同技术组合、嫁接、移用而形成的技术空间差,即所谓集成创新,其实是中国绝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联想、海尔这些中国著名企业,其实并没有自主技术,而是将外国的核心技术部件进行了组装、嫁接、移用,是利用了技术空间差。集成创新很容易模仿,但是,如果企业能够将集成创新形成大规模生产和销售网络,就可以阻止模仿者进入。这是联想、海尔成功的实质。说得不好听一点,集成创新企业其实是螺丝刀企业,联想、海尔则是大型的螺丝刀企业。
如果能够率先发现、利用技术空间差,那么螺丝刀企业完全可以有一段时间的丰厚利润。中关村有大量的螺丝刀企业,利用技术空间差在各种市场缝隙中游刃有余,逐渐发迹。毕竟,能够利用技术空间差的人需要对不同技术、不同设备、不同产品、不同客户要求都有所了解,比利用经济空间差和政治空间差更需要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现在大学培养的学生常常只了解一个专业的知识,还不会利用技术空间差。相反,一些聪明的高中毕业生,由于对不同技术和技术产品兴趣浓厚,在实践中逐渐学会了利用技术空间差。
时下流行的《蓝海战略》其实是在告诉人们利用技术空间差。
案例8:《蓝海战略》中的太阳马戏团
什么是蓝海战略?这是韩国人W·钱·金(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波士顿集团布鲁斯·D·亨得森战略和国际管理教席教授)和美国的勒妮·莫博涅(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杰出学者,战略和管理学教授)提出的一个概念。他们认为,受军事竞争的误解,企业家常常把竞争理解为对既定市场的争夺,由此形成红海战略。但是,商业和军事的最大不同,就是商业能够开创新的市场空间,由此形成蓝海战略。据他们对108家企业所推出的新业务项目的研究发现,86%的新项目是属于红海战略,是对现有产品的小步改进,是市场的进一步细分,但仅获利润总额的39%;14%的项目属于蓝海战略,开辟了全新的市场空间,却获得利润总额的61%
具体说,什么是开辟蓝海的典型案例呢?他们介绍了太阳马戏团。
时光倒退回1900年,马戏是一个极红火的娱乐产业。当时城市经济已经繁荣活跃,但是闲暇生活却没有电影、电视、DVD、互联网。马戏团几乎是唯一的娱乐产业,利润很高。但是,随着新的娱乐形式不断出现,马戏的观众日益流失。另一方面,马戏团的经营成本却居高不下。大牌明星身价高昂,动物驯养成本也十分惊人。两相挤压,马戏团的老板就无利可图甚至亏损破产了。
但是,加拿大的太阳马戏团却开辟了蓝海,其奥妙就在于引进戏剧的要素,将马戏和戏剧融为一体,将小丑和动物变成一个故事情节中的不同角色,从而使各自独立的一幕幕马戏成为和谐的整体,引起观众的大笑、微笑和哄笑。由于故事情节贯穿始终,动物拟人化,无论对小丑还是对明星动物的依赖性都下降了。这样,就大幅度降低了演出成本。一方面吸引大量观众,提高了票价,另一方面又降低了成本,太阳马戏团的利润滚滚而来。从1984年一群街头表演者创办太阳马戏团至今,世界各地已经有90多个城市4000多万人观赏过其作品。在不到20年时间里,加拿大太阳马戏团的收入水平就达到了全球马戏大王——玲玲马戏团100多年的努力才取得的高度。
换言之,太阳马戏团其实不再是演马戏,而是创造了一个新的产业,一个新的市场。
换到我们的视角,太阳马戏团就是利用了马戏和戏剧两种技术的空间差。显然,利用组合型技术空间差的难度比较大,需要熟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技术,这常常意味着熟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产业。
传播型技术空间差
技术的传播必然有一个空间过程。IT技术的源头在硅谷,在硅谷工作过一段时间,了解IT技术的最新进展,将这种进展带到中国,就出现了新浪、搜狐一类的中国IT企业。液晶技术产品的一级源头在日本,二级在韩国、台湾,三级在香港、深圳,然后才到中国内地。沿着技术产品的传播线路,充满着种种商机,当然也充满着欺诈和陷阱。
经销商都知道,代理一个好产品,就等于在股市上买到了潜力股或绩优股。同样,恰恰在某种市场潜力巨大的技术的传播路线上,或者是同学、朋友,或者是老乡、亲戚,又对这种技术略懂一二,至少能够学会应用,就是利用了技术空间差,捡到了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了。
4、文化空间差
文化是指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人群所共享的同一种思想体系、价值观念、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跨地域、跨国家、跨层次、跨行业就会出现文化空间差。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随着空中旅行的增加,文化空间差有缩小的趋势,例如,说英语,讲格调,推崇自由主义和自由市场,喝星巴克咖啡,吃麦当劳快餐,看杰克逊劲舞,用诺基亚手机等。但是,这文化空间的缩小趋势仅限于流动性强的全球精英群体,在那些流动性弱的、体力型劳动的广大人群中,文化的地域性还很强烈,甚至有扩大的趋势。伊斯兰文化与基督教文化,印度教文化与儒家文化,日本文化与俄罗斯文化都有相互不理解的趋势。甚至在一国内部,浙江与陕西,广东与山东,河南与河北都存在着文化差异,而且差异还在扩大。
这种文化差异也许并不是好事,可是,在企业家眼里,就是商机。广东人到成都经商,成都的捕蛇、养蛇业就兴隆。四川人到各地活动,红辣椒就跟到了全国。和技术空间差一样。文化空间差有组合型文化空间差和传播型文化空间差。
组合型文化空间差
将两种不同文化的特点、风格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混合文化,这是利用文化空间差的高级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相结合,奠定了新中国的文化基础。将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相结合,产生了中国伊斯兰信徒的独特文化。在蒙牛,牛根生引进了以儒家文化为主的多种文化元素,使员工能够凝聚起来,形成一支敬业的生产和销售队伍,创造出蒙牛的奇迹。这些都是利用组合型文化空间差成功的例子。
但是,不同文化深层组合的难度大,通常不是企业家所能做到的。不同文化的浅层特点组合起来就容易多了,同一个餐厅既有中餐馆,又有西餐馆;同一款服装既利用了西装因素,又利用了唐装因素;同一顶帽子,既有伊斯兰特点,又有中国文化特点。
当然,要利用文化空间差,前提是要经历两种文化,一般人不容易做到。但是,随着有异国经历的人增多,更多的人将具备这种能力。
传播型文化空间差
一种文化在向外扩散传播的过程中,将产生许多商机。工业革命二百多年来,西方文化是强势文化,经历了一个不断对外扩散传播的过程,这个过程直到今天还在继续。西方的著作被各国翻译介绍,英语逐渐成为各国官方或精英语言,西方的餐饮、服饰成为标准礼仪着装,西方的景物被印到名信片上供全球顶礼膜拜。
新东方英语培训就是西方文化向中国传播过程中产生的一个奇迹,是有效地利用了文化空间差。短短十几年内,创始人俞敏洪就从一个不名一文、穷困潦倒的英语教师,成为身价近2亿美元的大富豪。
5、消费空间差
消费习惯和消费模式也存在空间差。许多人都听说过在非洲卖鞋的故事:一个日本推销员到非洲去卖鞋,发现当地没有人穿鞋,就打电报回去说:鞋在这里没有市场。另一个推销员则高兴地汇报说,这里鞋的市场潜力巨大,因为还没有人穿鞋。
穿不穿鞋就是一种消费习惯。用信用卡支付或用现金支付,去超市购物还是去农贸易市场购物则是一种消费模式。这两者都有一个传播和改变过程。对此,出国考察的商人感触最深。当国内百货业还生意兴隆时,他们在美国、日本发现了连锁超市业的兴旺,回国后迅速复制连锁超市业,获得了巨大成功。
对于商人来说,见多识广常常意味着比较各地的消费习惯、消费模式,寻找、识别和运用技术、文化、消费空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