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钱分股票分企业都是哗众取宠的说法



 

经济观察报:有人认为,在经济寒冬之中,民营企业自身也要进行调整,该破产的破产,该卖掉的卖掉,这样的话,危机之后,经过产业整合,可以出现规模较大、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大企业。

郎咸平:这个逻辑很可笑——小的企业、民营企业淘汰掉之后,一定会有好的企业出来,这其中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吗?当初是谁说要企业改革的?就是因为国有企业不行,就要民营化,现在民营企业不行了,就又改弦易辙走老路,又来一场改革。国企没有效率,民营化就一定会好吗?这个逻辑本身就是不成立的,现在对民营企业不满意了,就又要搞整合,搞大企业,这从根本上就是错的,这是在连续地犯错误。

在现行制度下的对策才是有可行性的,分钱、分股票、分企业,这都是哗众取宠的说法

经济观察报:因为出口锐减,所以我们都把希望寄托在拉动内需上,所以有学者提出,国家财富应该向国民转让,将国有企业股票一部分分给老百姓,让老百姓富裕起来。这些方案你是否同意?

郎咸平:所有的对策,是要在现行制度下的对策才是有可行性的,分钱、分股票、分企业,这都是哗众取宠的说法。没有信托责任和法制精神,根本不可能做到公平分配啊!还不如对国有企业征收应该征的税,以后政府少收老百姓的税,那不是一样的道理吗?

经济观察报:你的意思是不是应该考虑实行减税,特别是增值税呢?

郎咸平:现在减不减税不是问题的重点,税制本身就漏洞很大,税制不公平、过重,所以老百姓也都不愿意交税,想各种各样的方法逃税避税,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谈减税是没有意义的事。

经济观察报:那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拉动内需呢?

郎咸平:我们今天的问题,不是内需不足的问题,而是老百姓太贫穷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我的建议是,不要老是讲提高消费,提高供给可不可以?不是叫企业在萧条时期扩大供给——这是错误的理解——而是让民营企业能够赚更多的钱,他们赚更多的钱之后,就会给员工更多的薪水,员工拿到更多的薪水之后,富裕了他才敢去花钱。

现在流行一句口号,叫“树信心保增长”,这句话应该改成,“树信心保利润”才对。如果政府为了保增长而放弃利润,那样做的结果是,2009年我们可能还是能够获得10%的经济增长,可是老百姓却会变得更贫穷。

经济观察报:4万亿救市的资金要怎么用,才能够达到你所希望的提高民营企业的供给和 “树信心保利润”呢?

郎咸平:我们政府在短短的时间之内提出4万亿救市措施,设立防火墙,避免老百姓信心崩溃,反应迅速,目的明确,我对这给予正面的评价。不过,这4万亿要怎么用,是一个大问题。这一场危机的实际情况太复杂,美国政府都说不知道应该怎么救,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中国政府也应该小心行事,这不是一锤子买卖,一锤下去,砸错了怎么办?

一开始公布的4万亿救市方案,手段偏重于基础建设。虽然基建可以提高就业量,但是是有副作用的——透过发债或银行融资而使得民营经济的资源转向公共建设,造成民营经济萧条、失业率上升。为了避免副作用,政府应该考虑推动产业链整合提高企业利润,从而建立以供给创造需求的新思维,而不是增加企业产能。

不会复苏的,也最好别抄这个底,这不是一个短期的危机

经济观察报:2009是牛年,很多人都希望2009年的股市也能牛起来。你觉得有这种可能吗?

郎咸平:没有。中国的股市,在2008年最大的好消息是,它的跌幅不是全球第一,第一名是冰岛,冰岛人一觉醒来,政府破产了,国家破产了,股市跌去了90%以上,居民什么都没有了,连吃的都没有,只能下海捞鱼。中国的跌幅只是全球第三而已。

中国股市的问题,我从2005年就开始严厉批判,都是股改惹的祸——在没有信托责任的前提下,在放弃一股黄金股的前提下,中国无论好坏公司都可以进行股改。大小非给股市造成震荡之后,证监会才出了很多亡羊补牢的政策。

到2009年,我就根本不认为股改可以解决问题,你只能够防止它更恶化,要从根本上解决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政府当初把手中最好的武器——一股决定性的黄金股全部给放弃掉了,你既然放弃掉了,那你就实行你的承诺,你只有让它抛售“大小非”,“大小非”问题就会出来。2009年股市的压力更大,如果当初保有一股黄金股、能够控制局面的话,倒还有缓转的机会,现在这个机会都没有了。不过,我也希望证监会能够在这方面继续用更强有力的手段来保护中小股民的利益。我觉得最强硬的手段就是用新的行政法规或政策限制大非。

所以,今年中央政府的政策已经慢慢转向了民营经济,而且由政府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效果会更大。我个人当然是审慎乐观的,希望这个效果是有效的,只要有效的话,2009年股市就会好转,如果没有效,或者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过大,那也没有办法了。

经济观察报:很多人预计到2009下半年或者2010年就会有复苏的迹象,所以现在是抄底的好时机。

郎咸平:不会复苏的,也最好别抄这个底。这不是一个短期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