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可敬的农民兄弟问好


                         向可敬的农民兄弟问好

在这场空前的经济危机洗礼之下,世界各发达国家受到的影响应该用惨烈来形容,美国、日本、欧盟等地区的经济无一例外地陷入了严重的衰退之中。相比之下,我们中国的状况似乎要好上许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广阔的市场,尤其有着目前仍然占人口多数的农业人口基础的支撑。在凤凰卫视近期的“财经点对点”栏目中,中国人民大学温铁军教授的一席谈,使我对中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谈到这场危机对国民经济的危害时,我们总是庆幸的原因之一是,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并不充分,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这场世界性金融海啸对中国金融体制的强力冲击。其实我们还有一点更值得庆幸,那就是中国目前仍然是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因此,当危机使得中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外向型经济严重受挫、大批企业倒闭、农民工失业返乡人数超过2000万的时候,中国的社会并没有因此而陷入激烈动荡冲突的社会矛盾激化之中。反观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仅仅几十万的失业队伍就使得整个社会危机四伏了,这是因为这些失业的人们无处可去,只能呆在城里等着政府救济、施以援手。而我们中国的几千万农民工,在经济告诉增长时,以自己辛勤的劳动付出并领取低廉薪酬的巨大反差,支撑起了欣欣向荣的“中国制造”大厦。而在危机降临、失去了工作之时,他们又为国家默默地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虽不情愿但却坚决地离开了城市,返回了自己曾经的农村家园。无疑,这是可敬的农民兄弟以一种悲壮的自我牺牲,在为国家分忧,也为我们这些城里人的好日子作出了无私的奉献。

尽管这些年来中国的城市化步伐在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连年急剧增加,现在已经达到近六亿的规模。但即便如此,中国的农村人口依然有八亿之巨。在中国经济发展最为良性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也是由于农民的消费拉动,才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的内需市场,确保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稳健与从容。在近十几年来,中国外向型经济突飞猛进,依托海量、廉价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中国产品以物美价廉的绝对优势称雄于世界经济舞台。中国广袤的农村腹地,成为了支撑“中国制造”市场竞争优势的巨大蓄水池。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外出务工的农民人口已经达到一亿五千万的规模。这些农民工大都来自偏远、穷困的乡下,他们对打工的报酬、工作的环境、工作的时间、劳动的负荷,没有要求、没要怨言,大都工作在最艰苦、最繁重、环境最为恶劣的岗位上,而其所得的报酬往往却是很低很低、待遇很差很差。

正是他们这样的付出,才构成了中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顺差国。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在这场危机爆发之前,中国的农民犹如中国城市工业化的总预备队,召之即来,取之不尽,成为支撑中国潜力最实质的脊梁。当这场危机扑面而来的时候,受伤最直接的还是这些农民工,他们在城市里没有户口,没有住房,在企业里他们的岗位也往往是临时的、辅助的,当国外的订单锐减、企业的生产规模紧缩的情况下,最先承受裁员、遣散之痛的必然还是这些农民工。但是他们却大都默默地退掉了租房,领了最后一个月的工钱,到劳动保险机构终止并退出了劳保。然后,他们背着简单的行李,怀揣着微薄的血汗钱,就这样无声地踏上了返乡的旅途。

这些质朴、厚道的农民兄弟,离开了自己辛勤劳作的企业,离开了已经开始熟悉了的城市环境。他们没有去上街请愿,去给政府施加压力,去为自己如此凄凉的境遇讨个说法。也许有人会说,这些农民工的维权意识太差,他们已经习惯了逆来顺受、任人宰割。然而我却更愿意用另外一种解释:淳朴的中国农民知道,当企业有困难、国家有困难的时候,只有大家同心协力、共同承担,才可能迈过那道坎,也才会自己日后的返城保留可能的机会。此外他们还有自己最后的防线,他们在遥远的农村还有一个自己的家,那里有房有地有亲人,自己回家可以照样用劳动过活。这大概就是危机之下,几千万农民工悲壮返乡却如此平静的根源所在吧。

由此可见,这些忍辱负重的农民工兄弟的确值得国人、尤其是我们这些城里人尊重啊,没有他们的付出和任劳任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怎能如此迅猛,中国的崛起又怎能如此令人侧目呢?然而,值得深思的是,我们的社会不能总是让这些甘愿付出的人们吃亏啊,我们的三农政策在执行上尽管力度很大,但仍有许多的地方远不到位。有些农民工回到乡里却发现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被无情地剥夺了,他们为国家分忧,但自己的生计却没了着落。好在现在政府对此问题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相信这些可敬的农民兄弟返乡后的生活,能够得到很快的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