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美国的战略
就像Z·K·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所说的那样:“在仅仅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美国既改造了自己也受国际动态的改造——从一个相对孤立于西半球的国家,变成一个影响和控制力前所未有地遍及全世界的大国。” “美国不仅控制着世界上所有的洋和海,而且还发展了可以海陆空协同作战控制海岸的十分自信的军事能力。这种能力使美国能够以在政治上有意义的方式把它的力量投送到内陆。美国的军事部队牢固地驻扎在欧亚大陆,还控制着波斯湾。美国的仆从国和附庸国分布在整个欧亚大陆,其中一些还渴望与华盛顿建立更加正式的联系。”
这样的国家是自有人类以来,所没有的。研究这样国家的战略具有特殊的意义。
全球战略是指大国在全球的范围内通过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诸多手段,参与国际事务,维护国家利益,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战略。现在有资格谈全球战略的只有美国,保持对全球的支配能力及防范任何一个潜在对手的成长就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中之重。富兰克林·罗斯福曾提出:在无序的世界上,权力是国家安全的保障;实现国家安全战略目标,基础是实力,策略是均势。
美国的全球战略就是美国一直坚守并推行的行之有效的地区均势政策。
美国全球战略的形成演变:
1776年,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独立时,其领土只有13个州,约80万平方公里。到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时,美国领土达到230万平方公里。独立不久,美国开始走上领土扩张的道路,通过战争、购买等方式,经过一百多年的扩张,美国已成为拥有963.1418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国家(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网站的数据)。
随着领土的扩张,美国从大西洋沿岸伸展到太平洋,成为一个地跨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的国家。在扩张的过程中,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其战略思想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1、门罗主义
美国建国后,长期奉行“孤立主义”思想,不介入欧洲大陆的纷争,一心一意发展经济,提高实力。在一百年左右的时间里,美国因为自身实力的缘故,表现的比较低调。其战略思想就是“西半球防御”:防止西半球再次被东半球控制,确立美国在西半球的地位,以“门罗主义”为代表。
19世纪20年代,拉丁美洲掀起了民族独立的革命风暴,俄、奥、法、普组成“神圣同盟”,干涉拉美的独立革命运动。约翰·昆西·亚当斯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富有远见的眼光主张美国在政治上维护拉丁美洲新独立国家的安全,同时也防御欧洲列强对美国的侵略。
1823年12月2日,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向国会提出了由亚当斯拟定的关于美国反对任何欧洲殖民势力干涉美洲大陆的政策咨文。这就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门罗宣言”,其内容和在此基础上推行的政策被称之为“门罗主义”。
“门罗宣言”的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三个基本原则:“反对欧洲国家再在美洲夺取殖民地”原则、“不干涉”原则和“美洲体系”原则。其“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更是广为流传。
“门罗宣言”发表的时候,美国独立还不到50年,当时的美国还是一个比较弱小的国家。美国制造业不到俄国和法国的一半,军事力量更加薄弱。在那种情况下,发表“门罗宣言”,对抗“神圣同盟”,是冒一定风险的,但最后的成效是显著的。
“门罗宣言”在客观上维护了拉丁美洲独立国家不受“神圣同盟”的武装干涉,阻止并排斥了欧洲列强在西半球的政治影响,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个重大胜利和突破,其大国地位由此得到了欧洲列强的认可。
“门罗主义”本身包含美国控制拉美的野心,为美国在西半球的扩张扫清了道路。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门罗主义”成为了美国扩张主义的工具。
2、 海权论
在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南北战争中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的胜利,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美国经济实力迅速增长,到19世纪90年代,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了英国,跃居世界首位。强大的经济实力为美国实行海外扩张政策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美国开始从本土向海洋进军。
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在1890年提出著名的“海权论”。马汉通过《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年―1783年》、《海权对法国革命和帝国的影响:1793年―1812年》、《美国的海权利益,现在和未来》、《亚洲问题及其对国际政治的作用》、《海权与1812年战争的关系》等著作系统的阐述了其关于海权的思想。马汉认为:争霸世界的关键在于争夺制海权。要控制海洋,就要有强大的海军和足够的海军基地,以确保对世界重要战略海道的控制;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他的理论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成了美国海军发展和海上扩张的理论根据。
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海军法案》,开始大规模发展海军。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美国打败西班牙,夺取了古巴、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美国势力进入了太平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的海权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通过2000多个海外军事基地,控制大洲大洋,掌控世界,成为名副其实的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3、遏制战略
二战结束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其黄金储备的占资本主义世界的3/4左右。庞大的军事经济实力让美国满怀信心的设计世界秩序,但苏联的存在及有同样野心的政治抱负,又让美国深受刺激。美苏争霸随即在全球范围内展开,“遏制战略”也应运而生。
乔治·凯南在1946年提出将“遏制”作为美国战略的原则,即美国应对苏联实行遏制,保持对苏联的压力,恢复资本主义经济,特别是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巩固资本主义制度。但随着美苏争霸的加剧与力量的此消彼长,后来的战略家与政治家赋予了“遏制战略”更为丰富的内容。“遏制战略”奠定了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基础。
为全面实施“遏制战略”,1947年美国在欧洲推出旨在复兴欧洲经济同时抗衡苏联势力在欧洲渗透的“马歇尔计划”;1949年美国与英国、法国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北约;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中美交恶,中国成了美国重点遏制的对象。1954年9月,美国与澳大利亚、菲律宾、日本等国签署了《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改革走入死胡同,国家陷入混乱,力量全面消退。1989年布什政府提出超越长期奉行的“遏制战略”,通过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种手段,特别是以经济援助为诱饵,用“和平演变”的方式,改变苏联制度。1991年苏联解体。
4、新帝国主义
苏联解体,日元升值,冷战后美国获得了政治经济的双丰收,成了世界真正的霸主,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国,大有“问天下谁是英雄”的踌躇满志。
随着国力进一步的增强和没有现实对手的顾虑,美国的信心与野心开始极度膨胀,没有控制的欲望必然造成可怕的灾难。
2002年4月7日,英国首相布莱尔的资深外交顾问罗伯特&8226;库珀发表《我们为什么仍然需要一个帝国》一文,可视为“新帝国主义论”的出现。其《什么是新自由帝国主义》、《世界秩序重组》等文章与著作,阐述了他的“新帝国主义”理念。2002年6月1日,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西点军校的讲话时指出:美国必须“做好必要时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捍卫我们的自由和保护我们的生命的准备”,可看作美国已采纳并决定实行“新帝国主义”。
库珀认为,“习惯于使用双重标准是对后现代世界的挑战。一方面,我们在法律和公开的合作安全的基础之上行事。另一方面,当我们与后现代欧洲大陆之外的老式国家打交道时,我们需要采取旧时代的更加强硬的方式:武力、先发制人的进攻、欺诈以及一切认为必要的手段。我们遵守法律,但当我们生活在丛林中时,我们必须同时运用丛林法则。”
根据“新帝国主义论”,那些“后现代国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把那些落后的“前现代国家”定义为“失败国家”,然后高举“民主”“人权”的大旗,否定民族自决和主权平等,用“丛林法则”“先发制人”对该国进行武装干涉。
1999年北约轰炸南斯拉夫和2001年美国发动对阿富汗的战争就是“新帝国主义”的预演;2003年,美英等国以伊位克隐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主义为借口,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便是其表现;现在美国大兵齐集中东,欲取伊朗,更是为实现“新帝国主义”做战略奠基。
可以肯定地说,在不太长的时期内,“新帝国主义”将是美国全球战略的立足点,但无论其理论多么动听和富有欺骗性,随美国不可阻挡的衰落,“新帝国主义”必将捉襟见肘,撕下伪善面纱,露出狰狞面目。
美国的全球战略支撑点有四个:
1、优异的政治制度
无可否认,美国的政治制度是当今世界比较优异的。自建国以来,美国的政策与外交策略几乎没有出现重大失误,即便有失误,也能及时弥补。优异的政治制度是美国在多次斗争中经常性占到上风,吸引各国人才加入美国为之服务,使美国不断成长为一个世界大国的重要条件。美国优异的制度能保障公民应享有的权利,有利于个人能力的发展,有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其包容性的文化展示了一个大国的胸怀。但这样一个拥有极为优异的制度,拥有极高素质的人口,拥有极先进的科技的国家却不思为人类造福,而滥用其强大的力量去征服世界,奴役弱小国家,掠夺他国财富。在国内维持稳定,在国外制造动荡;在国内推行民主,在国外破坏民生;在国内维护人权,在国外颠覆主权。
2、军事力量
美国拥有无与伦比的军事实力,美国的军费开支世界第一。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SIPRI)发表的《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2007年鉴》统计,2006年美国军费达5287亿美元,占全球46%,是第二名英国的9倍。现在美国海外军事基地有374个,分布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国控制了世界上主要的水道,重要的海上咽喉——海峡。美军目前控制的海峡有: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等。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母、飞机、潜艇。美国的军事力量让任何一个国家在美国不友好的注视下都感到生存的危机。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美国的全球战略就只能是空中楼阁。
3、经济科技文化优势
美国是世界上工业种类,经济门类最为齐全的国家。其技术体系完整、高科技的创新与遥遥领先更为世界瞩目。美国的文化不是最优越的,但却主宰着全球通讯、大众娱乐和大众文化。
4、世界货币美元
1944年,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金本位制”。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用“美元本位制”代替了“美元金本位制”;1975年,美国与欧佩克达成协议,欧佩克用美元为石油定价,“石油美元”出现。“美元本位制”和“石油美元”成为美元这个怪兽最锋利的牙和最坚硬的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