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舍间但求心安理得
陈敏昭
(三门峡行政学院信息中心 472000)
人,作为理性情感动物,常常遭受许多莫名的烦恼。之所以烦恼是因为追求了太多错误的东西。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是自己的修养不够。如果你不给自己添麻烦,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这是因为,在我们的内心有太多太多的放不下。人人都希望完美,事事都要争强好胜,时时都要高人一头,总想得到的比别人多一些,失去的比别人少一些。然而,事实上常常是事与愿违。所以,要学会放弃,学会取舍,才会有更多的快乐与清净。
古语云: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事多无兼得者。假得真失,假失真得,其别微矣。唯明其判断之心,方可察其异;轻其得失之心,方能减其忧。察其易,则可避其失;减其忧,则可获其得。此其多得少失之方也,可择之不慎乎?其意是说:有所获得必然就有所失去,有所失必然有所得,世事大多没有都是获得而没有失去的。看似获得,事实上却是失去;看似失去,实际上却有所获得,这其中的差别其实是很细微的。只有使判断的心清明,才能了解真实的得与失之间的差异;使心中得失的念头减轻,才能减少世事带给我们的忧愁与烦恼。了解真实的得与失的不同,就可以避免世事中的种种失去;减少对得与失的忧患,那么就可以享受获得。这便是多得到而少失去的途径,怎么能不慎重地选择呢?
在下不好酒,但是非常喜欢舍得酒的广告词:“舍与得,感悟智慧人生!”; “人生舍得道,乾坤真酿中”;“舍方寸之惑,得苍穹之大”。勇于追求是一种精神,敢于舍弃却是一种豪气,一种智慧,一种境界。尘世间有太多的功名利禄之诱,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无尽的追求思慕。然而,人的一生只是一个短暂的旅程,揽住了明月,就留不住骄阳;欲攀巍峨高峰,必舍玲珑小丘;为渡大江波涛,必舍小溪清流。植物放弃了花朵的艳丽,换来了累累硕果;深涧幽兰舍弃了温室滋润,换来了怡人的清香和婀娜的姿容;陶渊明老先生舍弃了五斗米,从而吟出了“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超凡闲适,也铸就了千古田园诗人;李白舍弃了官场名利,才写出了“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清幽,也铸造了酒仙与诗狂;杜甫舍弃了荣华富贵,看到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怆,也成就了中国苦吟诗人;舍弃了浮世华美,王维悟到了“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清净雅致;前苏联英雄尼古拉·阿历克塞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放弃了个人的恩恩怨怨和一己之求,一心只为理想的社会奋斗,经历了无数的战争创伤和病痛的折磨,最后成就了一个伟大的不朽的战士作家。
有一则禅宗故事讲,清风、明月两和尚出外化缘时,路遇一美女为河水所阻。美人求僧负其过河。先求清风,清风诚惶诚恐,以出家人不近女色为由婉拒。再求明月,明月二话没说背起美人就下河。过河后,二僧、美女便大路朝天,各自走开。路上,清风抱怨明月不守清规,明月则不以为然,称助人也是善举。清风依旧喋喋不休,明月一笑,一语双关:“我早已把她放下了,你怎么还放不下她呢?”和尚背美人,在和尚的眼里是有点犯戒,但在美人眼里这是助人为乐的善举,更何况明月和尚既能“背得起”,也能“放得下”。细细想来,生活中许多烦恼的原因不就在这里吗?我们的心态就像清风和尚,美人已走,心中却仍为此事所系,放不下来。有些既成的事实是不能改变的,只能让它永远过去,但不能成为生活的枷锁,需要自我解脱。所以,该放下时就得放下,关键是要面对现实。
这是另一则禅宗故事:一个青年背着一个很大的包袱,去找一位老禅师,寻求快乐之道。禅师问:“袱中何物?”青年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它们是我所经历的孤独、痛苦、烦恼和伤痕。因为有了这些,我才找到您这里。”禅师听了之后,没有说什么,只是带着青年的到了一个渡口,坐船过河。待上岸后,老禅师说:“你把船扛起来,我们赶路吧。”青年问:“为什么?船那么重,我扛不动呀。”禅师说:“我们过河时,船是有用的。我们过了河,就应该放下船赶路。否则,它就是我们的包袱。”想想也是,我们一路走来,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背上了很多包袱,如名、如利、如情,还是应该在我们没有老去之前轻轻地放下。
舍弃不是失掉幸福,而是成就未来——经过抉择的、淘洗的、完美的未来。人,不能追求绝对的完美,但我们可以追求经过舍弃的完美。就像背上包袱太多,我们需舍弃一些行囊轻松上路一样。人生本就是一条漫长且艰辛的路,途中会有鸟语花香,会有花红柳绿,会有温柔的情人,会有温暖的小屋,会有可口的食品,但前进的脚步不能止住,因为我们追逐的是太阳,寻求的是梦想。我们别无选择,只有舍弃那些看似美好的温柔陷阱,才能追求那些遥远的人生梦幻。
人世间充满是非曲直和困窘痛苦,倘若将烦恼的事情转换为另一个角度来思量,生命的雨季自然会转化为明媚的艳阳天。按照基督教圣经的说法,我们生下来就是有罪身,先是要想方设法满足吃、喝、穿、戴、行、住的基本需要,这些要求实现了,还要满足各种各样的精神需要和追求,还常常会遇到人为的挫折、绊脚石、自然的灾难、身体的疾病等等。生命原本脆弱又短暂,所以我们应该正视现实,面对生活。有一个战争勇士说的好:敌人若是打伤了你的左眼,你该将右眼睁得大大的,否则你会连同生命一起失去。生活亦如此,当我们遭遇挫折和任何的不快乐时,一定要有抗争的勇气,否则就会被现实击倒。哲学大师尼采先生说:人生是一根架于超人与禽兽之间的绳索,人从一出生,就走上了这根绳索,为了生存,他必须往前走,走向超人的那一边。
或许有人春风得意,一帆风顺,事业辉煌,但令人艳羡的表象下隐藏的苦水或许只有他自己才清楚。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人人都有困惑与烦恼。如果你是女人,可能正被流言蜚语的真真假假所困惑,可能正为家庭的失衡而问情为何物,也可能正为女人的生理困扰暗自神伤;如果你是男人,可能正被一个新的发展目标吸引而以健康为代价拼命角逐,可能正被无边无际的酒肉情色包围而成为欲望的俘虏,也可能正被无情的倾轧排挤而无奈的忍让着,压抑着,无奈着。
或许有人屡战屡败,人生失意;或许有人因工作的平庸感到创业维艰,在平凡的日子里迷失了方向;或许有人一生一世没有机会看到村子外面的大千世界,永远生活在一贫如洗的山村的简单乏味的重复生活中。总之,身处万丈红尘,都会有世俗的牵挂、无名的妄念和欲望的困扰。只不过环境、经历不同而已,有些人善于向别人倾诉,有些人甘愿闷在心头。
生活中随时会遇到很多的不快乐,但是我们应该相信,透过心灵的窗户,正有一个“星星”的世界在等着你,等着你去发现,等着你去开发,等着你去收获“舍之趣”。这就是“只有放得下才可以发现快乐”。二战期间,一个美国新婚妻子跟随当军官的丈夫到一个靠近沙漠的地方驻防。这个地方酷热无比,一年到头风吹不停,而且住户都是不懂英语的印第安人,大家无法交流。有一段时间,她的丈夫外出参加部队演习,她一个人在家相当寂寞。她向母亲写信诉苦。母亲的回信意味深长:“有两名囚犯从狱中眺望窗外,一个看到的是泥巴,一个看到的是星星。”寂寞的新娘想了想,对自己说:“那我就去寻找星星吧。”从此,她走出屋外,与周围的印第安人交往。一段时间后,因她的朴实、善良和聪明,周围的人慢慢喜欢上她。从此她也迷上了这片荒凉之地,迷上了印第安文化、历史和语言。她发觉这里竟充满神奇,多姿多彩。最后,她在快乐中成了一名沙漠专家、印第安文化专家。她感谢母亲,是母亲指引着她从绝望中走进星星的世界。无疑,她在这寂寞之中得到了充实和升华,而没有变成一个一事无成的怨妇。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个灿烂的星空世界在等着你。如果我们能够微笑着面对一切,你就能够发现不愉快的周围都是快乐和欢笑,不愉快的对面、前面、后面、隔壁、上面、下面,无处不是快乐。只不过仅仅需要我们轻轻地走一下,动一点,想一想,换换位,你就会发现无穷无尽的乐趣。我们可以为高兴的事情而快乐,也可以为不愉快的事情开怀一笑,一笑泯恩仇,何事不快乐?
不该得的得了是要受惩罚的。我的一位校友,正值盛年,春风得意,要权有权(连任两个地级市的市委书记、省委常委,官居副省级),要钱有钱(老婆、孩子全家齐出动,卖官、上项目捞了五、六千万人民币),要美人有美人(风华正貌的年轻情人六、七个),可谓该得的他都得了,不该得的他也得了。最后,全家入囹圄,他本人的性命能否保得住,还要看司法机关的最后审判。所以说,得到的不一定是好事。
生活中我们也会失去一些东西,比如亲人、友情、爱情、权利、荣誉等等。有时,失去的不一定是忧伤,可能是另一种美丽;失去的不一定是损失,也可能是一种奉献;失去的不一定是可惜,也可能是另一种获得。世界上有很多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再努力再争取也是没有用的,既是一时侥幸得到了手,也会很快失去。就象我的那位校友,五、六千万人民币的款项只不过在他的名下走了一个过场,就让他失去了一切:权力、金钱、美人、自由,甚至生命。
如果我们能够做如是想:没有了太阳的照耀,还有星星和月亮的拥抱;没有了大海的磅礴气势,还有大山的博大仁厚;没有了金钱和权力的享受,还有亲情和友情的温暖;没有了权利,还有人性的淳朴,等等。看淡得与失,好好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正确面对已经失去的,给自己一份快乐,给自己一份优雅,给自己一份宁静,给自己一份轻松!
人生难了是情缘。人与人能够彼此相遇、相聚、相逢,完全是一种缘分。有的只有一面之缘却终身难忘,有的可能相识多年却挥之即去。缘分,靠双方呵护,靠双方珍惜,如果有一天真的散了,不要去强留那一颗已经远去的心,也没必要去翻找昔日的海誓山盟或不遗余力地去追求海枯石烂,没有必要反复求证谁对谁错,亦无须苦苦寻求因与果。花开花落,有聚有散。流星虽逝,美愿依旧。只有这样,我们的日子才会过得轻松,所有曾经的负重才会变成甜美的回忆。不是你的永远不会属于你,而拥有过的,永远不会失去。如果我们能够牢记“为朋友付出不求报答,只求无愧于心;不留恋昨天,只在乎曾经拥有”,我们就不会为失去而苦恼,为失去而遗憾!
不舍不得,有舍有得,得舍之间但求心安理得。最重要的,是永远有一个抱朴之心,勤劳,朴实,善良,素面人生,不矫揉造作;多读书,明事理,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去探求自然的、人世间的种种困惑,而不是耍弄小聪明,自欺欺人。
2009年2月14日星期六,情人节,
三门峡上阳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