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兄弟”牵起跨国情缘


     《迤萨小伙娶了个西班牙新娘》一文后,大家对这对迤萨小伙邓军和西班牙女孩笛子的这段跨国情缘都很感兴趣,他们是怎么认识的?彼此是怎么走到一起的?他们如何解决中西方文化的冲突?近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近了这对特殊的情侣。
   
    从西班牙到云南
    高鼻子,大眼睛,体态丰盈,是这位西班牙女郎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这位西班牙的新娘取了个中国名字叫笛子,谈到这个中国名字时,笛子介绍,在北京时,她就取了个中国名字叫安妮,但她觉得这个名字和她自己的文化没有多少联系,后来又在朋友的建议下取了一个中国名字——笛子,因为她的英文名翻译成中文时刚好带有一个“子”字,她跟喜欢。
    笛子开始在西班牙巴塞罗纳大学学习语言,在学校时就喜欢学习汉语,专门跟一个汉语教授学习汉语。刚开始学习汉语时,笛子感到非常困难,不仅难读,而且很难写,她曾经还想过要放弃,但后来还是坚持下来了,因为逐渐了解到汉语的魅力所在。
    在西班牙学习了一定的汉语基础后,笛子就申请到中国来留学,开始在北京学习,2005年时又到云南大学中文系学习。笛子在西班牙时就听到他的导师给他介绍过云南,并告诉她说如果要了解中国的民族文化就直接到云南来,因为这里的少数民族文化很丰富,能看到最纯正的云南民族文化。从那以后,云南就在笛子的心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5年,笛子结束了在北京的学习后就直接到云南来了。
  
    从红河到昆明
    一身休闲服装,被染得微黄长长头发辫显示其特立独行的一面,这就是邓军,是典型的属于那些女孩子心中比较有个性的人,如果从背后看,还以为是一位大美女呢,不过其脸上淳朴的笑容也透露出其热情好客的一面。
    笛子怀着对汉语特别魅力的好奇不远万里到中国学习。邓军则怀一个边疆少年心中的抱负出去闯荡世界。 邓军从小在红河迤萨长大,后来到昆明去做装饰和家庭装修,邓军从红河出去就一直在昆明做装修。除了平时做装修外,邓军还比较喜欢音乐,尤其是对一些外国乐队也很感兴趣。
    2006年初的一天晚上,邓军带朋友到昆明的一家高厅去玩,在酒吧看到了同去的高厅玩的笛子和其朋友。邓军看到笛子和朋友在一起人比较少,刚好他叫了好多啤酒,邓军就主动邀请笛子一起喝。看到这样一个衣着打扮比较奇特的中国朋友邀请她们去喝酒,而且一脸的真诚,并欣然接受了。那晚,他们一起喝酒还聊得比较投机,就这样,一个远从西班牙来的女郎和一个从红河出去闯荡世界的男子在一个的高厅相遇了。第二天,邓军又主动打电话给笛子,叫她到城郊的一个水库去玩。
   
    “我们是自然相爱的”
     有了第一次的约会,这两个人就经常一起出去玩,一起聊两国的文化,聊彼此的经历,在交流的过程中,彼此的经历和观点都吸引住了对方。后来,邓军又邀请笛子去西双版纳和其他地方一起玩,经过多次的交往和聊天,两人如胶似漆,纷纷坠入爱河。
    说起当初两人的恋爱经历时,笛子特意强调,“我们是自然相爱的,并没有像其他恋人那样谁向谁提出你做我的女朋友,你做我的男朋友,我们是很自然走到一起的”。
      
    “化学兄弟”牵起跨国情缘
    笛子谈到邓军第一次见面时就吸引她的主要内容时说出了自己的心理话,她觉得邓军开始时吸引她的地方是他身上的一件T恤,这件T恤刚好是“化学兄弟”乐队的图案,这个乐队刚好是笛子所喜欢的,也就是这个乐队让他们找到了共同语言。
    笛子在谈到邓军时,说他虽然是小地方出去的,但是看问题的观点和对一些文化的理解常常让她觉得很新奇,比如对欧洲文化和其他国家的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
    邓军谈到对笛子的感觉时说,他们两个在一起时经常会讨论一些问题时经常会发生分歧,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最后都汇集到了一个点上,统一了认识,这样的讨论既让他们要面临两国文化差异所产生的分歧,同时也为他们提供看待某些具有争议性问题的不同视角。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笛子并没有像电视上的那些外国朋友见面时就热情拥抱的奔放,相反却显示出了女孩子特有的矜持和羞怯,其红红的脸蛋彰显其内敛的一面。
   
    婆婆眼里的儿媳妇:
    对于这位来自西班牙的儿媳妇,家人是怎么看的呢?婆婆钱玉仙对这个儿媳妇打心理喜欢。早在去年春节时,笛子就跟着邓军回家来过了一会中国的春节。在家那段时间,笛子就赢得了家人的认可。笛子来到婆婆家后,马上就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她随即寄上围裙帮助婆婆做饭,还有一手好手艺。从那以后,婆婆就把她当做自己人看了。钱玉仙说,按照100分计,我给这个西班牙的儿媳妇打9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