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轮到轻工业 表现会太夸张吗



近期媒体报道说,涉及行业面相当宽泛的轻工业振兴规划已经提出,未来三年将以食品、家电、造纸、塑料、皮革、五金、电池、照明电器、洗涤、轻工装备等行业为振兴重点。

从媒体透露的规划内容来看,降低个人所得税、临时降低部分奢侈品的消费税、扩大家电下乡范围以及继续提高轻工631商品出口退税率等措施建议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加企业的销售,增强御寒能力。而正处于题材敏感期的股市或许也会对这类“利好”作出夸大反应,但是恐怕在空间和持续时间上都会较前逊色。

个人认为,

1、 这个振兴规划还需要经过提交和审批的阶段,还存在不确定性。比如降低所得税方面,毕竟国家财政近两年也面临较大支出压力,在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财政收入之间需要寻求一个平衡点,不能“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

2、 从政策效果来看,轻工业企业能不能按计划实现质的飞跃,完成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还需要多方面因素的配合。比如说外贸形势、居民可支配收入情况等等。因此短期内这些政策对轻工业的基本面改观效果恐怕比较有限。

3、 从政策先后次序来看,由于我国GDP结构和欧美国家不同,投资依然占最大权重,因此消费能否有效提升,恐怕短期内努力的重点还不是消费型行业本身,而是投资、尤其是在财政投资的带动下,民间投资能不能恢复增长,从而通过收入链来带动消费。

4、 从二级市场来看,振兴规划渐次推出后,市场的追捧热情和对政策的敏感度开始渐渐降低,因此虽然轻工业振兴规划涉及行业面很广,但是在二级市场上的反应恐怕会比大家预期的要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