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咱们还在抬头眺望2200点,今天大盘已经一度触摸到2300点高度了。
但是看看这一周的走势,我想现在或许有些朋友心理觉得有点不踏实,因为指数从2300点跳水下来的速度太快了,指数忽然之间就由红转绿;大家好像已经习惯了每天收盘都创新高的感觉,忽然之间不见新高还不太适应,感觉行情走弱了;从今天公布的外贸数据来看,1月份出口和进口同比都出现大幅下降,出口下降了17.5%,进口更是大幅减少43.1%。这其中当然有春节的因素在,但是国内需求疲软仍然是不争的事实,消费者信心指数在不断下降。而刚刚披露说即将送交审批的轻工业振兴规划和石化行业振兴规划似乎也没有在盘中得到资金的共鸣。
况且,周一的新缺口一直悬在那里,盘中还看到有不少基金重仓股这几天总是出现大单卖出的迹象;种种现象都让人忐忑不安,春节红包行情是不是随着元宵节的收尾而到此为止了?
要分析这个问题,首先要回顾一下本轮行情的主推力量。
上周我指出2点,1、这波行情和宏观经济没有关系,完全是资金推动的,是因为市场的流动资金在快速增加而大小非减持的动力又在下降造成的。而市场的流动资金则是有银行信贷大规模增加以及新基金发行和老基金加仓造成的。2、空仓轻仓的投资者很多,行情反弹没完。
所以现在我们关心的是这两点有没有变化,尤其关心的是市场的流动性短期内会不会扭头。先看基金和股民开户数。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周沪深股市新开股票账户约为22.39万户,远高于前一周(1月19日-1月23日)的11.04万户。上周新增基金账户2.26万户,高于前一周的1.55万户。场外资金还在涌进来。那么来自银行的流动性呢?据分析,银行1月份的信贷规模之所以能创出历史最高月度记录,主要是因为短期票据贴现大幅增加所致,票据贴现大概占到新增贷款金额的3成。票据贴现为什么会暴增?根本原因是利率倒挂。现在票据贴现利率折合年利率大概是1.6%左右,而银行放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能得到的利率是0.72%,银行当然有动力用1.6%的利率把钱借出去;而现在3个月和半年的存款利率分别是1.71%和1.98%,企业当然愿意用1.6%的利率融资进来啦。再加上银行要完成央行布置的扩大贷款规模的任务,从安全系数高的票据贴现入手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所以只要这3个利率之间的差额继续存在,短期信贷就可能持续活跃。如果短期贴现供求发生逆转导致利差消失,那么银行信贷规模就很难保持如此增长,流动性也会发生新问题。
再看关于市场参与者的数据。上周是近期市场交易最为活跃的一周,参与交易的A股账户数大增至1522.21万户,比前一周的1091.25万户增加了430.96万户,但是上周A股持仓账户数量继续下滑,减少47.35万户。这是什么意思?是谁从市场中撤离?很明显,是散户,是中小投资者。因为基金的帐户数不会减少。换而言之,暴涨的行情把股市搞得就像围城,空仓的投资者着急要进来;而场内的投资者却对这久违的暴涨感到恐惧,纷纷落袋为安。
从盘面来看,大盘股有轮番护盘迹象,昨天是石油石化午后力挺大盘,今天上午开始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就出现大单做多。可以说,机构正在大盘权重股的掩护下悄悄的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在部分个股身上波段卖出,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机构有建仓动作。
这种情况下,大盘仍有潜力创出新高。布衣目前对后市的空间不是很乐观,经验告诉我空间上应该比较有限,只不过时间上还允许大家折腾。
目前策略上还是以持股为主,但是在持仓结构上需要调整,可以多配一些年报预期好、有分红潜力、涨幅有限相对安全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