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经济(连载6)


                                 第五节     产业结构及其优势

  1.产业结构。
首先,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构成比变化请参见下表:

年度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53
42.3
12.7
45
1957
39.7
18.3
42
1960
38.2
20.5
41.2
1981
15.6
31.1
53.1
1982
14.7
30.4
54.9
1986
11.5
32.6
55.9
1987
10.5
33.0
56.4
1988
10.5
33.2
56.3
1989
10.1
31.8
58.0
1990
9.1
29.6
61.3
1991
8.9
29.1
62.3
1992
6.5
32.6
60.9

预计届至2000年韩国的产业结构构成将是:第一产业占4.5%,制造业占32%。
其次,我们将着重阐述韩国对产业结构调整所采取的战略。韩国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依照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需要,施行有计划地优先发展一些部门,以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的所谓不均等发展战略。下面我们分别就各历史时期的产业结构调整加以阐述。
①经济混乱时期。在1945—1961年问,韩国的主导产业是以“三白”产业为主,亦即制糖、面粉加工和绵、毛纺织工业。
②l962—1966年间,亦即在第1个5年计划期间重点发展的产业是电力、水泥、纺织、食品等产业。
③第2个5年计划期间(1967—1971年间)。重点发展的产业是合成纤维、电力、机械、石油精炼等产业。
在60年代的10年间,韩国重点发展了包括纺织、服装业在内的杂货类劳动密集型产业,食品、纺织等轻工业产值的比重仍占压倒优势,出口产品主要以纺织品、胶合板等杂货类为主。
④第3个5年计划第4个5年计划的前3年(1972—1979)期间属实施重化学工业计划时期。重点扶植的产业是钢铁、造船、电子、机械、非铁金属和化学等6个部门。在此期间,1973年第2产业的产值比重首次超过第1产业,1976年重化工业的比重亦首次超过轻工业比重,整个制造业的比重为27.6%。
⑤1980—1985年间的景气停滞期。经历了1977—1978两年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之后,迎来了1979年的世界性第2次石油危机,因之促使进口原油价格上涨,随之国际金融利率持续上升。韩国国内经济环境亦因应巨变:外债锐增,不动产投机之风盛行,消费过热抬头,工资急剧上升引发了通货膨胀,财团间的竞争激化随之诱发了重化工业投资失控、重复投资和设备过剩等国民经济过热、失调现象。这表明,韩国推行的重化工业化计划遭到挫折和失败。关于此,则需溯源探究朴正熙制订该计划的初衷。如前所述,尼克松欲结束陷于泥沼的越南战争的同时,亦衍生从韩国撤出美军的意念。在军事、经济极度依赖美国的朴正熙政权所面临的最紧要的课题当然就是加速常规武器国产化,因此重化学工业化所选定的6个重点发展产业均直接、间接地与武器生产有关。不仅如此,该计划的设想规模还远超过韩国所需武器的规模。基于此,机械产业当然就成为整个重化学工业计划的“中枢事业”。换言之,与此有关的昌原机械中心(昌原机械工团)被视为该计划的中心,其引人注目的程度达到其成功与否可成为判断重化学工业计划成败的试金石。1982年版的“韩国经济白书”断言:“重化学工业建设是不合理的。其原因是,以借取石油美元并且采用出口战略试图一举建成原料、机械产业,以达到一举建立工业化自立基础的政策是极不合理的,亦即试图建设对韩国来说具有比较优势,但是其国际竞争力薄弱的产业,无论就其建设速度、方法都是韩国经济实力远不能承受得了的;一部分非铁金属、石油化工等原料工业的建设是基于计划拟制初期基于石油价格低廉的国际经济展望、产业保护率高等因素的估计,从而对其相对比较优势作出错误的估计;第4个5年计划初期,民间企业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政府又轻率地予以支持,致使每个领域均有许多企业重复地介入,从而丧失其规模经济性和国际竞争力,致使在短期内使重化学工业建设处于滥建状态;韩国尚且不具备与之相称的技术实力、人才和零部件供给能力。总之,是由于对作为出口战略基础的国际竞争力的判断失误,加之支持大规模重化学工业建设的金融、技术基础不足,从而造成所建设的重化学工业开工率低,这实属对经济合理性判断方面不合理的重化学工业建设,不合理的经济运作,是对过去经济开发过程取得成功的自信的反映,亦是对经济性、合理性理论采取粗心、草率态度的结果。”所谓过去经济开发的成功,无非是依赖向外国借债而建立起包括纺织、服装、制鞋在内的杂货类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当初开始实施重化学工业计划之际唯一有利之处就是可以低利方式引进外资借款,届至J979年之际,连这一条件也发生急剧变化,亦即此时受美国高金融利率政策的影响,石油美元金融利率骤升,凡属借助石油美元实施工业化的各国均陷入外债危机,当然韩国亦不能逃脱此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