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中国保监会公布,日前经保监会纪委、监察局研究,并报保监会党委会和主席办公会批准,决定给予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原党委书记、总经理唐若昕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抓大案要案、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反腐倡廉建设,是2008年底中纪委三次会议部署的2009年工作重点。唐若昕案件的调查结果,与中纪委全会精神中关于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严令禁止的贪污腐败行为的相关表述,有着惊人的重合之处。这充分说明,今年的反腐倡廉建设已经是言出法随。(2009年2月9日人民网转自《瞭望新闻周刊》)
党的十七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新的成绩,反腐倡廉建设方向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2009年,全党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落实,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中央关于推动科学发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保证。
十七届中纪委三次全会特别强调提出了2009年“八条”反腐倡廉工作重点,其中第四条“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第五条“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第六条“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化治本抓源头工作”更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急中之急。唐若昕的落马,无疑是十七届中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在司法实践中“言出法随”的具体体现,同时也给所有的贪官敲响了“丧钟”。
反腐倡廉“言出法随”,警醒我们权钱交易必须重击。官场中向来有“礼尚往来”的恶习,处理不好,很容易诱发犯罪。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是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中的毒瘤,尤其是一些重点领域、重要环节,一旦掺杂进了钱权交易,必定会扰乱和破坏正常的市场秩序,践踏社会公平正义,更会使官员欲壑难填、越陷越深、越走越远。因此,我党一直强调,要坚决杜绝官员中的权钱交易等滥用职权的行为。当然,说不如做。唯有严惩,才能严格规范。只有让一个个钱权交易的贪官现出原形,才能起到敲山镇虎的威慑作用。唐若昕的落马,发出了金融领域重击钱权交易的绝对信号。
反腐倡廉“言出法随”,告诫贪官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大凡贪官都存在某种程度的侥幸心理。他们往往自作聪明地认为,只要自己伪装得好、隐藏得深,就能神不知鬼不觉。殊不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唐若昕等一大批贪官的落马,深刻地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那就是不论你职位有多高、隐藏有多深,只要你触犯了法律,终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所以,任何贪官都不能心存侥幸,与人民作对,到头来必定头破血流。
反腐倡廉“言出法随”,教育官员必须紧记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党一贯坚持的执政理念和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记在心上,始终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必须心底无私、心静如水,始终做到不贪、不沾、不腐、不败。反之,如果心存私心、心怀杂念,时时处处与人民争利,则会被人民送上断头台。文不贪财,武不畏死,古之政训。莫伸手,伸手必被捉,今之警句。官员要想当好官经济、行好政、为好民,必须始终牢记执政理念,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做到勤政廉政,做一名广大人民群众信任、理解、支持、爱戴的人民公仆。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一万句口号,抵不上一次真正的行动。反腐败斗争“言出法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切期盼。治国必先治吏,治吏务必从严。只有严明法纪、严肃法律,才能使我党有关反腐倡廉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使贪官污吏闻风丧胆,使公平正义得以彰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和法制保障。
相关新闻:
唐若昕落马 发出金融领域重击钱权交易绝对信号
反腐倡廉言出法随给贪官敲响“丧钟”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