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分为5等11级 绝大多数人属社会下层
人是生而平等的,是什么造成的人的等级?当代社会真实的情况怎样?重庆社科院多位专家联手完成了2008年度重庆市重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重庆市社会各阶层状况调查分析》。用中国社科院同类课题研究的理论框架,即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经济资源、组织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来划分社会阶层,结合当前重庆的社会实际情况,通过量化打分,划分为11个社会阶层。
引用这个研究成果:
11个阶层由高到低的排列分别是:(1)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事业单位负责人。(2)规模以上企业负责人。(3)私营企业主。(4)普通公务员。(5)专业技术人员。(6)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7)个体工商户。(8)商业服务业人员。(9)产业工人。(10)农业劳动者。(11)无职业人员。课题组专家将11个阶层分为5个等级,即(1)、(2)、(3)构成上层,(4)、(5)是中上层,(6)、(7)为中层,(8)属中下层,(9)、(10)、(11)构成下层。
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市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两阶一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分化到目前的11个阶层,国家机关等负责人 企业负责人 私营企业主构成第一等级社会上层。
根据11个阶层的人口比重以及位序,勾画出重庆的社会阶层结构图,类似一个倒“丁字型”。重庆目前的社会阶层结构呈倒“丁字型”。倒“丁字型”结构是“金字塔型”结构的一种变形,显示出处于较低社会位置的群体较大。
“丁字型”结构反映了当前重庆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的城乡二元分割的现实,构成倒“丁字型”结构中的一横是庞大的农村社会阶层,而一竖则主要是代表规模不大的城市社会阶层。
课题对于重庆社会阶层结构的演变,就改善社会结构、促进阶层和谐,提出了7条建议。
(1)理顺分配制度,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
(2)加快“稳定就业和稳定居住基础上的人口城镇化”进程
(3)建立利益调节机制,形成各阶层共享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格局
(4)拓宽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建立阶层沟通机制
(5)以制度改革保障阶层边界的开放性,加快阶层流动缓解阶层冲突
(6)加强宣传引导,防止产生社会阶层的心理对抗
(7)用强有力的手段,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