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008年以来,受金融危机不断加深的影响,世界经济受到了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
金融危机持续升级造成信贷危机愈演愈烈,市场信心出现严重不足,对资本市场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1)金融市场出现严重流动性紧缺局面
房地产价格不断下跌造成金融机构资产价值大幅缩水,如果加上股价暴跌影响,损失更加严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8年10月预计,美国贷款和证券化资产相关损失约1.4万亿美元。摩根大通预计,全球金融业损失将达到1.7万亿美元。美国著名房产交易网Zillow2008年12月预计,美国房地产总值损失将超过2万亿美元。金融资产损失引起金融机构惜贷和世界信贷加快紧缩,信用利差大幅提高到历史最高水平,使融资成本越来越高,造成流动性严重紧缺。新兴经济体也由于银根回抽和资本外流加剧,使其国内市场的流动性更加紧张。
2)全球股市大幅下挫
严重流动性短缺和市场信心缺乏,造成全球股市快速震荡下跌,其中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下降幅度更大。据世界交易所联合会统计,截至2008年11月,衡量62个主要股票指数的MSCI全球股市指数比2007年11月下跌了25%以上。其中,美国纽约、意大利、日本东京、印度孟买和中国香港分别下跌43%、48%、45%、57%和50%。股市下滑不但抑制了消费需求,也导致企业面临融资困难,从而使企业资本投资受到严重影响。
3)美元出现震荡反弹
受美国流动性短缺和欧、日等经济体增长前景黯淡以及美国政府人为操纵等因素影响,2008年7月中旬以来美元兑世界其他主要货币汇率开始显著升值。另外,由于资本外流加速也造成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汇率出现大范围贬值。2008年11月30日,美元相对欧元比第二季度末升值19.4%,相对英镑升值22.9%,相对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也升值了20%以上,相对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小。美国发行国债的需要将使2009年美元继续处于升值通道。
2.2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1)发达经济体实体经济已明显疲弱
由于金融危机日益加剧和全球信贷加速紧缩,使企业和消费者对未来前景和盈利预期的信心受到沉重打击,导致2008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和居民消费尤其是耐用消费品支出大幅减少,继而造成零售销售大幅收缩,工业生产持续下降,失业人数大量增加,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2008年10月,美国、欧盟和日本的零售销售已分别由年初的同比增长3.5%、2.5%和1.0%左右下滑到同比下降4.6%、0.8%和0.6%;工业生产分别由年初的同比增长2.3%、3.0%和2.0%左右下滑到同比下降4.1%、5.0%和7.1%。中金公司预测未来美国房价仍有5%-10%的下跌空间。
2)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下挫 世界通货膨胀趋于通货紧缩
由于世界经济衰退预期削弱了初级产品需求,美元升值以及投机资金从商品期货市场大量撤出等因素,能源、粮食和金属等初级产品价格在2008年中期达到高峰水平后,出现了大幅回落。11月30日,包括28种商品价格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RB)比6月30日高点大幅下滑47%,比2007年同期下降了29%。其中,金属价格同比回落了42%左右。由于投机基金从石油期货市场大量撤出,以及打击俄罗斯、伊朗和委内瑞拉等石油生产国的政治考虑,石油价格已从高峰水平同比下降了60%以上,原油已从最高147美元/桶跌至目前40美元/桶的水平。预计2009年初级产品价格继续震荡走低的可能性较大。
受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影响,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通货膨胀压力均有所缓和。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CPI在2008年7月同比增长分别达到10年来最高点5.5%、4.0%和2.3%后,开始缓慢下降至10月的3.7%、3.2%和1.7%,但仍高于2007年的同期水平。未来全球出现通货紧缩状况的风险显著增大。IMF预计2009年底发达经体通货膨胀率将下降到低于1.5%,新兴经济体通货膨胀率也将逐渐下降到7%左右。这为美国等主要经济体继续维持较低利率提供了条件,从而支撑美国等经济体的经济增长走出低谷。
2.3世界经济正在陷入急剧下滑
金融危机拖累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己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速也大幅下降。IMF在2008年11月6日预测,2008年和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将为3.75%和2.2%,大大低于2007年的5.0%。经合组织11月25日预测,2008年和2009年经合组织经济体将分别增长1.4%和下降0.4%,低于2007年2.6%的增长水平。
1)美国经济陷入近30年来最严重衰退
随着信贷收紧对美国国内企业投资和消费者支出的不利影响日益增大,出口拉动的作用逐渐消减。2008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季节调整后环比折年率下降0.3%,同比仅增长0.8%。预计2009年实际GDP将同比下降0.8%左右。
2)欧元区经济衰退幅度将大于美国
受金融状况收紧和信心下降的严重打击,欧元区消费、投资及出口同时放缓。2008年第三季度,欧元区经济同比增长0.7%,环比继二季度下降0.2%后,第三季度再度下降0.2%。预计2009年实际GDP将同比下降0.6%左右。
3)日本经济衰退程度将继续加深
家庭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显著疲弱,以及出口增长停滞,使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的日本经济不可避免地也出现了衰退。2008年第三季度,日本经济同比下降0.1%,年率继二季度下降3.7%后,也再度下降0.4%。预计2009年实际GDP将同比下降0.2%左右。
4)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速明显放慢
受发达经济体衰退带来的外需减弱、初级产品价格大幅回落、汇率和资本市场剧烈波动造成资本外流加剧等因素的影响,2008年第三季度,韩国经济增幅同比下降至3.9%。预计2009年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实际GDP将同比增长5.1%左右,其中俄罗斯、印度、韩国和巴西同比增长分别为2.3%、6.3%、2.7%和3.0%左右。
2.4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将明显增多
在世界经济大幅减速、贸易融资停滞和失业率上升的背景下,2009年世界各经济体的贸易政策将会更加趋于保守,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将会明显增多,对国际贸易尤其是对发展中经济体贸易冲击非常大,国际贸易将出现下降趋势。世界贸易组织预计,2008年国际贸易增长将为4.5%,明显低于2007年的5.5%和2006年的8.5%,为2002年以来最低水平。IMF预测,2009年发展中国家进口增长率为10.5%,而发达国家平均只有1.1%。
综合以上来看,目前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的金融危机还没有见底,金融危机还将愈演愈烈,演化为经济危机的局面已越来越明朗,极可能造成全球性的经济衰退。
3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国内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不利因素,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并日益加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3.1资本市场持续低迷
1)流动资金出现不足局面
由于我国金融业对美国金融衍生产品有所涉足,因此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也直接遭受了一定损失。据初步估算,截至2008年9月19日,此次金融危机造成我国金融业损失约8亿美元。促使我国金融机构加强对信用和流动性风险的重视,从而降低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同时,金融危机造成的信贷紧缩,以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升值预期大大减弱,促使投机资金流人减少和流出增多,短期内也将加剧我国资金面的紧张状况。据估算,2008年6月至9月热钱净流出共约275亿美元,其中,6月和9月热钱分别流出了约190亿美元和145亿美元,7月和8月热钱则分别流入了约27亿美元和33亿美元。流动性不足使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加大,资金链出现断裂危险。
2)股市明显下滑
受美国金融危机和国际资本市场信心明显下降等因素影响,2008年以来,我国股票市场持续震荡走低,下跌幅度居全世界之首,成交量明显萎缩,损失极为惨重。截至2008年10月末,我国沪、深两市流通市值分别比年初下降了59%和61%,成交量分别比年初减少了42%和45%左右;上证综合指数从最高点的6100多点大幅下滑到1700多点,比年初下跌70%以上。
3)人民币兑美元出现贬值趋势
2008年7月中旬以来,由于美元走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步伐开始减缓,汇率呈现相对平稳状态,基本上在6.81-6.85元的区间内运行。由于美国政府操纵等因素,预计2009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小幅贬值的可能性较大,将导致我国进口商品成本上升和出口收汇风险增大。
金融危机对宏观经济和我国石化产业的影响(中)
评论
编辑推荐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