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一--通胀


   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继而演变成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在经历经济危机的“寒潮”面前经济增速骤然下滑,08年11月,政府推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多项政策并举来阻击中国经济收到的不利影响。如今中国经济逐步好转,前3个季度增长达到7.7%,全年“保八”已无悬念,但经济运行中依然存在产能过剩、资产价格过快上涨、通货膨胀隐忧显现、经济结构失衡加剧等一些突出矛盾和困难,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更大的挑战,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给我们做出明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方向,笔者今天就通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供大家参考。

  08年,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房价下滑、股指暴跌、人民收入急剧减少、失业增多,但如今,充裕的本币供应、不断涌入的境外热钱、通货膨胀的预期,卷土重来的“地王”、地产商们不断创造着令人瞠目结舌的土地高价记录,即便原本不起眼的大蒜,价格也飙升了数倍甚至几十倍。

  一年来,虽然我们的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但是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变仍然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当前,全球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明显,继而带动我国的资产价格持续上涨,如何面对这种局势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问题,尽管许多专家、学者、政府官员表态我国不会有明显的通胀预期。最新一期《瞭望》新闻周刊刊载价格研究专家徐连仲的分析称,中国当前虽有通胀预期,但正常情况下2010年难现严重通胀,并要防止部分利益集团基于自己的利益借助媒体对通胀过度炒作。但是由于全球前期实行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资金泛滥,许多投机资金不断加入股市、房市、大宗商品市场,这些资金趋利的意图必将推动资源品价格的上涨,继而形成明显的通货膨胀,这种态势绝不是遐想,而是确确实实的事实,政府必须予以警惕。

  明年是我国经济能否从从低谷开始走向健康发展的关键之年。许多经济专家表示,2010年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总体保持宽松,预期财政政策更加注重“调结构”、“惠民生”,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着力点将由“宽松”转为“适度”。由于前期我国政府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股市、地产等市场正在形成新的资产价格泡沫,尤其是人们用来居住的“房子”泡沫堆积,投机气氛浓厚,吸引大量资金囤积其中,导致房地产业出现大量浪费性投资,流入实体经济的资金从而减少,这将冲淡经济增长的前景。资产泡沫的集聚进而会助长通胀预期。而通胀预期的不断增强,又会促使更多资金进入市场投机,以对冲财富贬值。一场新的资产价格泡沫却在形成。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95%的制造商相信,随着世界经济的明显好转,今后原材料价格会不断上涨。无独有偶的是在《南方周末》本周的一片文章《粮价链条 动了》中通过相关企业的实地调研,明确指出直接影响人民生活的粮价依然处于蠢蠢欲动的边缘,所以不管是专家也好,还是政府官员也好,如果不把实地调研放在工作的首位,只是一味地依靠感觉说话、办事,中国的经济发展必然会遭遇极大的危险。通胀的趋势已经逐步在形成,如何解决通胀与民生问题是摆在当前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