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设计学》概要(二)
㈤经济运行设计
1.产业结构设计
对国家一、二、三产业和军工产业及信息等新兴产业等的发展方向、投资重点、经营规模、层次结构、区域分工、科技应用、替代转移、配套衔接、产业链路及其整合互补等进行规划设计,通过归纳分析并结合社会的需求结构、资源状况、供给能力、制造工艺、运输条件、经营成本、市场空间、科技水平、创新精神、发明种类、消费趋势和全球化战略等,培育基干产业,并在其基础上将国家整体产业结构调整配置到最适状态,达到产业平衡、区域平衡、结构平衡、供需平衡和分配平衡。
2.商贸市场设计
对国家大型商业网点、物流枢纽、集散重地、配送中心、储运集团、营销企业、服务公司、商贸设施等的结构、分布、建设、运营制定标准规范、发展规划和布局方案,对零售批发、电子商务、证券交易、期货买卖、售后服务等的开展制定政策、规则。
3.财经政策设计
对国家预算、国家成本、国家投资、公共财政等的编制规则、收支结构、投向比例、调控机制等进行设计,制定一系列金融税收、资本运营、分配调节、市场培育、商品交易、物权保护、创业激励、国民增富、区域和群体平衡等的政策和制度框架。
4.资源配置设计
设定对土地、森林、矿藏、生物、景观、河流、太空、能源、海洋、气候和地磁等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利用以及社会资源配置、结构调控、区域布局等的政策、制度。
5.资产运营设计
对国内产权登记、界定、清核、交易、租赁、转让、拍卖、抵押、投保、合并等行为,国有资产管理、运营、安全和保值增值,社会资产市场运营的效率和效益等制定相应的规则、程序。
6.国家激励设计
国家应在个人、企业、社团和其他各类组织的科技创新、就业扶持、税收优惠、规费减免、价格制定、土地征用、市场准入、证照办理、进出口许可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并采取措施,为企业及各类经济实体生存和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腾出利润空间,激发、激励、激活一切创业、创新、创富的要素和动能,让知识、技术、管理、劳动、资产、资源、资本等和一切相关要素转化为经济发展、科技昌明、社会进步的源泉和动力。
㈥公共管理设计
1.社会管理设计
制定人口、治安、环保、食品质量、医疗卫生、社会活动、公共安全、城乡规划、社会秩序、公共交通、市政建设和社区管理、公共服务、防灾减灾、公益慈善等的管理服务目标、规则、标准。
2.公共福利设计
制定国家的医疗卫生、国民教育、社会保障、公共住房、贫弱救助、公益和文化设施建设等制度。
3.基础建设设计
对国家能源、交通、通讯、信息化、水利、气象、市政、民生等基础设施的发展建设制定目标和实施方案。
4.功能布局设计
对国家重大项目分布、地域功能分布、经济功能分布、资源配置分布、产业结构分布、交通枢纽分布、军事力量分布等进行规划设计。
5.人才体系设计
对由国家科研人才、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教育人才组成的人才体系进行设计。重点是国民整体素质提高和专门人才的培养、筛选、任用、激励、晋升。
㈦精神文化设计
1.社会道德体系设计
设计并逐步建立一个以公民道德、政治道德、商业道德、职业道德、军事道德、宗教道德、生态道德、国际守则等为主要内容的较为完整、全面的社会道德体系。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奖惩等方法和步骤建设完善这一道德体系。
2.国民精神体系设计
对国民的国家意识(指国情观念、国家利益、国家责任和国家安全等)、认同趋向(包括对历史、政治、文化、信仰、族群、政府的认同,以及国民的精神结构、价值观念、心理特征、行为模式和归属感、认同感等)、公民人格(如诚信、自强、求真、守法、仁爱、履行义务等)、发展要求(包括竞争向上、严谨务实、开拓创新、勤劳勇敢、创业谋生的理想信念等)和团队精神(包括团结互助、沟通协调、信任合作、无私奉献、大局意识等)等进行设计引导,形成诚信宽容、尽责守法、团结合作、严谨勤奋、求真务实、友爱奉献、自强进取、开拓创新的良性国民精神体系。
3.文化知识体系设计
对由政治文化、经济文化、法律文化、道德文化、科技文化、军事文化、教育文化、文学艺术和美学文化、宗教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民俗文化、体育文化等分支体系构成的文化知识体系进行设计。
4.信息传播体系设计
对国家的广播、影视、报刊、通讯、邮政、出版、网络、广告等信息传播体系进行内容框定、对象限制、准入条件、建设布局、运行规则等设计。
5.文学艺术体系设计
对由小说、诗歌、散文、戏剧、音乐、绘画、舞蹈、雕塑、广告、电影、电视、书法、建筑、园林、训诂等构成的文学艺术体系的发展方向、目标定位、市场规则等进行设计。
㈧全球战略设计
1.国家形象设计
对国家应承担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国家综合实力、军事实力的展示,国家在全球的地位和竞争力,在国际事务中应享有的话语权、影响力,参与制定国际守则和游戏规则、提出建设性意见的能力,国家、企业和侨民的海外利益保护策略和应急处置措施,政府公信力和执政水平,本国社会秩序和人权状况,国民整体素质、道德素养和守法意识等方面的设计。
2.国防安全设计
对维护国家疆界国土、内海领空安全,保护国家利益和侨民权益,发展本国军事科技、军事理论、军事装备、军事教育、军事医药、军用设施、军用食品和尖端武器,优化兵役制度、兵种结构、军力布局、国防战略、作战技能和战略战术,提高部队的装备质量、训练水平、应变能力、电子对抗能力、情报搜集破译能力、单兵作战求生能力及整体战斗力,制定反分裂、反侵略、反间谍、反演变、反恐怖活动的方案,应对情报战、信息战、太空战、生化战、核战及未来各种高科技战争,确保战略储备、军需供给、军事工程及其安全,建设和维护国防运输通道、国防通讯网络、国防战备设施,开展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军民联防和多兵种协同作战及危机应急处理等的演练,进行军事变革、军事资源整合、区域军事合作和国际军事力量发展预测监控,作出周密全面、配套衔接、有效可行的总纲设计。
3.外交政策设计
对国家外交基本立场和准则,建立邦交关系原则,国际事务和热点问题处理法则,履行国际责任及义务守则,参与结盟、合作组织或进行多边、区域等国际合作的通则,处理外交与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种族、疆界等相互关系的总则,外交危机应急规则、措施等进行设计。
4.对外经贸设计
制定国家对外贸易基本原则、政策法规、管理体制和工作重点,国家的进出口产品结构,对外招商引资、市场拓展、商品检验检疫、贸易形式及交易平台、涉外物流储存运输及口岸枢纽布局策略,开展国际产业合作、商贸合作、科技合作、劳务合作、会展合作、工程合作及项目合作的规则,本国权益保护、处理国际经贸冲突、破除贸易壁垒和反倾销、反补贴、反垄断、反歧视等的措施,办理国际保险、理赔、结算、召回、退换等业务的指引,评估并设定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国际竞争力和相互依存关系。
5.国际金融设计
制定国家外汇汇率调控、储备结构、流量流向以及国际基金、证券、债券、期货等的市场监管、风险规避的政策和机制,鼓励和规范国际融资、投资及国际金融合作,对国际账户和信用的建立,开展国际信贷、拆借、租赁、担保、结算和支付等业务,国际金融咨询和金融危机的应对处理等制定相关策略。
6.侨务政策设计
⑴旅外侨民政策设计
对国家侨民服务机构的职能责任、服务内容、工作程序进行设计,制定海外侨民权益保障(如领事保护、领事服务、法律援助、紧急援助等)、侨民归国待遇(如回国或出国定居、旅游、投资、经商、捐赠、谋职创业、探亲访友、继承遗产、接受教育、结婚生育、参与科技文化交流和重大社会活动等可享受的各种待遇和优惠)、侨社扶持引导、侨民危机救援(如遇灾害、战争、政治迫害时的撤侨和紧急告诫)、侨属待遇等的相关法规政策。
⑵外裔侨民政策设计
对外裔侨民在本国的权益保障、国民待遇、侨眷待遇和危机救援等制定相关法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