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房价上涨,一道纠结的难题


在当前这种经济复苏与通胀并存,房地产与中国经济的微妙关系下要想抑制高房价非一夕之功。

 

 

房价,还是房价!这个牵动着亿万人神经的东西时刻有可能扯断人们幸福的希望。

 

今年以来的房价就如倒在地上的巨人突然间精神抖擞,迅速崛起并迅速飙升,而且那个飙升的势头让人真的是瞠目结舌,不仅普通老百姓没看懂,就连业内人士也直呼“看不懂”!

 

电视剧《蜗居》的热播更是唱出了人们的心声。

 

最终,地价房价的非理性飙升最终让决策层坐不住了。抑制房价快速飙升,打击房地产非理性投机的声音屡见报端,先是与房地产紧密相关的住房建设部和国土资源部陆续出台了一些旨在抑制房价的政策,只是很多政策都犹如隔靴搔痒,或者基本没有很好地执行,房价依然固我,持续上涨。

 

然而近日以来国家层面多次显示出了抑制高房价的决心,温总理先是传达出了抑制高房价的声音,在12月14日召开的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更是把抑制高房价上升到了政策层面,而且还提出了一系列旨在抑制高房价的措施。比如按照稳定完善政策、增加有效供给、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相关制度的原则,继续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但是,在这一系列的所谓调控政策中有很多政策都是早已有之,比如增加商品房的有效供给,又比如继续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完善土地招拍挂和商品房预售等制度。这些政策只是在这一次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得到强调。那么这些能够抑制高房价,又该如何抑制高房价呢?

 

要抑制高房价首先必须找到高房价的根本原因所在。正如任志强所说,现在的高房价是因为中国人太有钱了。但在我看来他也只说对了一半,准确的应该是少数中国人太有钱了,不然也就不会出现所谓的望房兴叹、房奴、蚁族了。

 

暂且不管那些有钱人的钱来路如何,只研究这些人为什么热衷于房地产。目前最现实的原因就是对通胀的预期。虽然现在政府层面不愿承认通胀的事实,但是在目前看来通胀已经不再遥远,更有人认为,中国4万亿的钱放到市场上就是为了抵消其他国家的货币发行,又特别是美元的不断发行已经持续贬值。这个看法也许有点过激,但是这肯定是其中一个原因。

 

这样看来,在抑制高房价的同时,更要努力提高大多数人的收入。那么这又回到了那个古老的命题“提高国民收入,促进内需”。只是在已经喊了多年以来,中国的居民收入在国民产值中不升反降,促进内需更像是为了拉动经济的一个手段。

 

更为重要的是,在国家拯救经济危机的大行动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多数的钱通过各种渠道流到了少数的领域和少数人的手里,比如央企,比如股市、楼市,比如地方政府,而真正进入老百姓腰包的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所以,在目前看来在应对经济危机的同时,如何防止通胀更是当前政府要面对的难题。

 

在接下来就是关于土地与财政的问题以及房地产的发展方向。

 

在上一轮的财税制度改革以后,财权层层上收,以至于今年还有2万亿的财政预算没能用完;而事权却层层下放。这样就导致了财权与事权的严重不匹配,所以地方政府就必须大力开辟新的财源,而土地几乎就是最大的价值,这也就造就了今天的土地财政。

 

随着土地财政的出现,地方政府乃至银行也就和房地产自然地绑在了一起,也就是任志强所说的,“中国的房地产不但绑架了中国的经济,也绑架了中国的银行。”这样一来,地方政府庇护地产商、大力推介土地也就不足为奇了。

 

为了改变当前中国经济与房地产的畸形关系,一些学者已经开出了自己的药方。孟晓苏认为通过物业税应该可以改变当前不合理的房地产发展模式,而聂梅生则称应该通过发展低碳房地产来改变目前的形势。但更多的学者从更实际的角度出发提出,应该改变当前的土地招拍挂制度,从根源上解决房价高的问题。然而,效果如何,中国的房地产和经济将会向何处去,目前看来依然迷茫。

 

在我看来,高房价除了这两个最为重要的原因之外,还有就是中国的传统住房观念以及中国当前的城市化进程。

 

 

在当前这种经济复苏与通胀并存,房地产与中国经济的微妙关系下要想抑制高房价非一夕之功。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