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们说到了“享受生活之享受你的身份”之后,有一些反响。
这其中,绝大多数的朋友都非常的支持、理解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但也偶有例外:
有个匿名的游客给我留言说:
“本来距离学者大师就很远,说这个也说明您忒认真了。几年时间您就‘做’那么几节课,不怕丢掉老师这个身份么? ”
看到这个帖子,我知道,这位不留名的先生对于老师这个职业还是不太懂的。于是乎,我就回复给他说:
“这回您可露怯啦——市级以上的高中历史公开课,一年才有几节啊,一看,您就不了解学校。”
说实话,我的这三节公开课,可是一节全国级、两节市级历史课啊,而且平均每年都有一节,这可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
您想想,全北京市、全国有那么多的历史老师,一年才能有多少节公开课啊?能够让我每年做一节公开课,已经是空前的了。您还不知足啊?
好啦。我们不说这个啦。下面,继续我们的关于“享受生活之享受你的身份”的探讨。
说到享受你的身份,首先要弄明白的,就是你的身份到底是什么——对于我来说,那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认定:你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历史老师而已。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不是我矫情,而是总有人不那么认为,总想让我干点儿什么不符合中学历史老师身份的事儿。
比如说,前些天,一个朋友在电话里跟我说:2010年,会有一部电视连续剧《×××××××·四》播出,需要我在这部电视连续剧的一个什么什么仪式上讲一讲历史上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跟电视连续剧里面的×××有哪些异同点。
我当时就答复说:关于历史上的×××,我不是已经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里面,用了九集的时间说得很清楚了嘛,你觉得我哪里说的还不够,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么?如果有的话,咱们能不能另外找一个时间,另外找一个地点,单独探讨一下啊?在人家的电视连续剧《×××××××·四》的一个什么什么仪式上探讨,不太合适吧?
又比如说,前些天,一个朋友在电话里跟我说:2010年,有一部电视连续剧《××》要播出了,电视台为了宣传这部电视连续剧,决定找我探讨一下关于“子见××”的一个话题。
我当时就答复说:关于历史上的“子见××”,我不是不知道,我不是不可以说,但是,如果你要让我讲一个完整的关于“×子”的话题,三十集也好,五十集也罢,我相信,我还是可以的——关于“×子”的文章,我还是看了一些的,但若是只谈这其中的一个小小的环节“子见××”,我看,还是算了吧——“×子”的事情多了去了,你为什么单单让我谈这一段啊?是别的段落都另外有专家、学者谈了,只把这段留给了我呢?还是你们只觉得这段有卖点呢?若是前者的话,抱歉,我不能谈;若是后者的话,抱歉,我不想谈。
像这样的事情,经常都在发生着。
我啊,还是老老实实的,做我的中学历史老师去吧。
您说,是么?
享受生活(六)
评论
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