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放量在提示什么?


       两市持续放量已经几天时间了,周一两市继续以放量的状态向高点推进,但盘中创出的阶段反弹新高似乎成了之后盘面运行的阻力。走势中,蓝筹股呈现明显回调,中低价题材股相对比较活跃。蓝筹股的走势何去何从才是今后盘面演变的关键,对此我们应该更为积极地关注成交量变化带来的信息。

         透视一:放量之下的行情演变态势。

        纵观这几个交易日的行情,放量之下沪深指数分别呈现“小星星”的K线图形,指数再次进入等待时期。经过几天的盘整,方向选择迫在眉睫。我们认为在放量之下,后期走势有可能呈现两种波动态势:

        态势之一:放量是蓝筹的机会。回看这段时间的总体行情,一大特点就是蓝筹间的轮动轮番推升指数,但在这次轮动中受益最大的是低价蓝筹。与这些个股的活跃相比,金融和地产明显进入休整期。大盘指数要想继续反弹甚至再创年内新高,金融和地产板块的作用不可忽略。若是大盘以放量来增加蓝筹股的买入,我们认为应当先把成交量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对题材股的卖出,二是对蓝筹股的买入,三是场外新增资金重新进场买入大蓝筹。

        在判断条件上,经过前一轮的上涨,题材股已经呈现一定涨幅,盘中一度出现主力寻找低市盈率低风险个股的迹象,因此从题材股换入风险较低的蓝筹股是合乎近一段时间主力思路的。假如是换股行为,那么伴随而来的首先应当是题材股换手率增加。而这一情况下蓝筹的换入步伐会受到一定抑制,需要市场保持足够耐心。在这种态势之下,后期指数再次启动将以金融地产为标志,建议关注中国平安和保利地产近期的防守状态。

        透视二:放量行情下的第二种行情演变态势。

        态势之二:短期的兑现行为。在这一假设前提之下,经过一段上涨,市场已经出现了一定的风险偏好。这种风险偏好可能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的政策定调产生一定担忧;2.题材股逢高派发迹象强烈。

        我们认为大盘出现第二种态势的前提首先是政策的转向。但是从目前的经济数据和上市公司盈利表现来看,复苏尚需时间的检验,在欧美国家经济复苏还未平稳之时,基于互相依赖性,我国经济和货币政策转向的时机还不成熟。管理层在制定新一年的政策之时必先考虑经济继续稳固的需要。即使是有所调整,也可以理解为是对经济进展情况的一种认可。在第二种态势之下大盘可能出现迅猛回调,但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同时认为出现第二种态势的概率较小。

        总体来说,在经济氛围偏暖的前提之下,上市公司经济行为活跃盈利能力逐步提高也在预料之中,股指的估值仍然具备一定空间。在大势仍然活跃的基础之上,个股行情必将向更广阔的方向演变。从技术和消息面两大方向紧抓个股行情比关注指数走向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