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人才市场”背后的脆弱心灵


  文/李清

  几天前,在东莞市面向2010年应届大学生首场招聘会上,一位女大学生要求一家公司为其提供职位遭拒后,情绪激动地撕烂手中的行李袋,并将一瓶液态化妆品抛向会场,一边大叫“工作这么难找,我要买炸弹炸掉人才市场……”。(11月17日《成都商报》)

  求职大学生在招聘会“发飙”,应该说不是第一次被报道了。今年夏天,广州一位女大专生想应聘农村学校,没想到根本没人收她的简历,拉住一名前来巡视的教育厅领导哭诉了20分钟。扬言“要炸人才市场”的女生,以更偏激的行为告诉我们,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有多严峻。

  然而笔者更想说的是,那些艰难求职的大学生们,一直很少有人关注他们的心理,这个问题应当引起重视了。报道中说,人才市场高校部一名主管表示,当时女生还能听她的劝阻离开会场,说明还是有些清醒。笔者不能说,这位女生一定已经出了精神问题,但她走出人才市场之后会发生什么,恐怕很难说。请注意,她说自己已经“两天没有吃饭”,“给1000元也行,不给钱我也做,清洁工我也做”,她的行李袋都快烂掉了。可以想见,她的处境相当困难。

  事实上,扬言“炸人才市场”的女生,只是众多求职遇挫、精神受刺激大学生中的一员。应当看到,许多毕业生在求职遇挫后,继续不屈不挠地求职,甚至愈挫愈勇。但我们也遗憾地看到,少数人在受打击之后一蹶不振,甚至选择了走绝路。今年2月,石家庄学院一名叫刘伟的女生因不堪就业压力自杀,还留下10万字日记,记录了自己走上不归路的心路历程。

  毋庸置疑,精神受求职压力影响的大学生会越来越多,而现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几乎是无人关注的“盲区”。不久前,《蚁族》主编廉思在接受《新京报》访谈时提出,低收入大学生聚居群体存在“潜在危机”,“如果当他们努力过、奋斗过以后,发现社会对他们仍然是不公平的,他们就会把自己和社会对立起来。”笔者以为,那些在人才市场艰辛求职的大学生,很多比“蚁族”还要困难。如果不能及时关注和干预他们的心理问题,帮他们拥有健康的心态,即便不会有人真去“炸人才市场”,也会有人开始仇视社会,有人开始自暴自弃……对个人和社会都将是极大不幸。

  发表于合肥日报,详见:http://epaper.hf365.com/hfrb/html/2009-11/18/content_1832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