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15 - By 数位之墙 - 关键字/标签:3G Web 2.0
亲爱的M,
你父亲希望你来找我聊聊,对你在未来的工作选择上做些指导。这个任务让我有点惶恐,毕竟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与选择都是不同的,没有谁能替谁做决定。或许,我就简单的说说自己,以及谈谈做决定的时候,应该掌握哪些原则吧。
1994年的时候,我还是大学三年级学生。在考大学时只知道选择跟「电子」与「机械」有关的科系,不小心考上电机系。除了发现原来电子跟机械根本是两种不同学问外,还抛弃学业把时间花在钻研电脑,三年后却告诉自己「我不要当工程师」,并幻想当广告影片导演。
这真是一个糊涂年轻人对于自己未来的胡乱决定。然而,尽管还是不知道未来在哪,大学三年级时我对人生路途的感觉突然变得清晰起来。当时我在一个本子上写下几个对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在我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完全出现在后来12年的工作生涯中:
- 我要当先知,要走在全世界的最前面,要把所看到的告诉世人。
- 我要过著到处演讲与写作的生活,那样的生活一定很棒。
- 我不会很有钱,但是会一直有人出钱给我玩最新的科技。
- 我觉得自己不适合当领导者,但很适合当领导者的左右手或幕僚。
- 我要当技术人员与营销人员之间的桥梁,因为我两者皆懂。
在后来的工作中我一直都能走在时代的尖端,从互联网到3G一直到 Web 2.0 ,我在从事这些创新领域的工作时,基本上都还没什么人做。我也很满意自己经常有机会去演讲,每周都有一篇文章发表并坚持 10多年。曾经有读者来信说,我的文章启蒙并影响了一代人。
你能如此清晰的写下对自己的看法以及对未来的想像吗?要能清楚说明你「是」什么,如果没法说清,那至少要能说明你「不是」什么,这或许容易得多。不,不要一下子就跳到说自己想做什么或不想做甚么工作。你一定要先弄清楚,「自己」是什么,而非「工作」是什么。
在你真正弄清楚你自己内心深处的意思之前,你脑袋里的声音很多是家长以及社会给你的声音,那些声音并不是真正的你。我常看到很多孩子屈从父母的安排选择了自己不喜欢念的学校或科系,而选择的理由不外乎那些热门科系将来容易赚钱有成就。
而实际的情况是,你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会有成就。这一点,绝大部分的人都没弄明白。这里的喜欢,是必须喜欢到狂热的程度才行。如果只是偶一为之,「好像还蛮有兴趣的」,恐怕是不够的。例如,我在自己的网站上曾经写下过这样的两句话:
- 我要不断的写,直到我写不动为止;写作是我的终生事业。
- 当我站上演讲台的时候,我是无敌的。
》高阶工作机会《 - 年薪100万台币及15万人民币以上的工作 | |
软件设计经理/主任 Operation Manager HR 主管(经副理以上) UI互动(Flash)设计师 客户导向专案主管 东莞厂财会经理 UI互动设计师(工程师/资深工程师/专员) 大陆昆山厂品保暨供应商管理主管(副理/经理) | 更多 |
「了解你自己」,这句古希腊的哲人所说的话,正是你在做任何选择的唯一关键。一个不了解自己的人,做不出正确的选择。你一定要发掘自己的内心深处,找出那个能让你小宇宙完全爆发的事情出来。你喜欢,你就做得好,你做得好,你就容易有成就。
办公室里有同事喜欢唱歌,曾参加过全国歌唱比赛并在地区拿到排名。我问他,你来上班干甚么?怎不去当歌手?是什么事把你困住了?他说了很多理由,说要进演艺圈有种种困难。然而,他最终告诉我他弄明白了,他其实没那么爱。如果真的热爱,那些困难全部不成理由。
真正热爱唱歌的人,我想你看过的。Michael Jackson ,一个站上舞台就呈现无敌状态的人,演艺事业是他的生命,是他的终生事业。哦我忘了,他不是你们这个年代的人熟悉的偶像。不过无妨,我会建议你去看最近一部有关他的电影,「This is it. 」。
大部分的人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都会因为看到MJ对演艺事业的坚持而肃然起敬。然而,大部分人认为那是「他」(一个巨星)而不是「我」。然而这绝对是错误的。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热爱的事,在这些事情上面都能成为巨星,关键是找到自己的天命了没。
台北淡水有个卖盐水鸡的小摊贩,顾客总是大排长龙。老板每次把盐水鸡跟调料混合放在铁盒子后,就两手抓著盒子使劲摇晃,务求充分混合调料。我曾看他摇那个盒子看到傻了,态度无比慎重,运用全身力气,恭敬交付顾客。。。那是他全力以赴的一包盐水鸡。
大排长龙的顾客说明了人们多么喜爱他的全力以赴,在那个小摊子上这个老板是无敌的。这种在各个角落里发光发热的人很多,不论事情大小。大陆的相声演员郭德纲,在成名前曾经经历过台下只有几个听众的表演。是什么事情让他能耐得住这种寂寞?除了热情,没有别的。
在社会上,有名以及有钱都被认为是一种成就。这当然是好事,但是这两件事情被认知的次序有点颠倒。实际情况是,名与利都是你把自己热爱的事情做好了之后的副产品,因此,有钱与有名乃是不可避免的,他们是结果,不是目的。
寻找自己,是一个终生的课题。那是老天爷给你的天命,你必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才能找出答案。你拒绝一个工作机会的原因,只能是一个:「那不是我」;而你接受一个工作也同样的只能有一个原因:「那是我」。其他的事情,都是很次要的考量了。
你能试著按照我前面举的例子,写下一些对你自己的看法吗?例如:什么是你的终生事业,你在做什么的时候会像上瘾一样不可自拔,进入无敌状态(哈哈,这可不是网络游戏),你想成为什么人,而你觉得那样子一定很棒。希望做这些练习,对你做决定的时候有帮助。 (文:数位之墙)
■ 历史上的今天 |
■ 写给年轻的,自己(一) - 2009/11/15
■ 开放,将我们带向何方(二)跟著大哥要有肉吃 - 2008/11/16
■ 手机电视市场初探(一)手机加电视人人想要 - 2007/11/18
■ 墙主更名公告 - 2007/11/11
■ 无线宽带大未来(二)公众WiFi不够用 - 2006/11/19
■ 无线宽带大未来(一)无线城市初体验 - 2006/11/12
■ Google的抉择(上)给门户网站的两巴掌 - 2005/11/13
■ 给小型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言 - 2004/11/14
■ 互联网第二章:数字渠道(二)数字渠道后勤管理 - 2002/11/17
■ 互联网第二章:数字渠道(一)对电子商务的正确期待 - 2002/11/10
■ 宽带进化论 - 2001/11/18
■ 实时传讯软件的发展 - 2001/11/11
■ 媒体集成与中央厨房 - 2000/11/19
■ 台湾网络史上两宗购并案 - 2000/11/12
■ 免费电脑代表了什么 - 1999/11/14
黄绍麟,原名黄彦达,1998年 4月创立数位之墙,以观察科技趋势为终身职。曾任台湾新浪网网站总监,3G威宝电信营销经理 ,51.com总裁助理暨新闻发言人。目前担任51.com战略顾问及PayEasy大陆市场顾问,并于著名天使投资嘉丰资本担任投资合夥人,专事投资科技初创企业。 |
个人.家庭.数字化 - 数位之墙 |
欲引用本站图文,请先取得授权。本站保留一切权利 ©Copyright 2008,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