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庄严被亵渎是谁的责任


  据说佛教经典记载,世尊当日曾力辩外道使其一一折服,外教一婆罗门对世尊言道“此时我无奈何于你,但千年之后我的徒子魔孙将会穿上你们的衣服拿上你们的经典、衣钵,混入你们的队伍来将佛教彻底摧毁。”世尊听罢,默不作声,黯然垂泪。现在看来,这一命运似乎是佛教注定的一劫,不幸真的言中了。

  广州的著名佛教丛林我都去过,确乎庄严净土,在佛菩萨凌空俯视之下,芸芸众生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于香烟缭绕、暗香浮动和悠扬的梵唱之中使人顿生过去未来之想,这种气氛之中如果有大和尚讲经说法最易受醍醐灌顶之效。可惜现在找不到讲经说法的大和尚,有的是另一种商业景观:四处摆放的捐款箱,外间稀缺的各种零钱应有尽有;殿外设置的大幅广告牌,宣称信众如施舍500-5000元不等将得到寺院的不同待遇;甫进山门就有一长排摊点全是高价香烛,估计寺院出租铺位租价不菲,寺内购物店中摆满佛菩萨像、念珠之类,其中又以关老爷、赵公元帅财神像最居突出位置。可以说,佛家的三宝“佛法僧”在寺院中只剩佛像尚存,“法僧”皆不见,其实即算是“佛”也没有了。因为那些面朝释加牟尼佛像跪拜的善男信女,他们真正所拜求的是财神老爷或药王菩萨,目的是求财祛灾。所以这些寺院虽仍然名为佛教圣地,其实佛教在这里已经成了一具空壳。

  世尊当日的悲哀现在终于得到了印证。佛教从我国东汉时期传入,开始是“小乘”教,只能自度,不能度人,谓之“自了汉”,后来三藏法师历经千辛万苦西天取经,才有了“大乘”佛法,能够普度众生,教人以智慧,自救救人。以大乘佛法的义理而言,既以普度众生为务,必然要求僧侣自我修行并面向大众弘扬佛法,现在所见的大和尚既难有“自了”之毅力,更无“度人”之德行,唯财是举,见钱眼开。本人如此,如何为众生指点迷津?

  佛教寺院如此,道观又如何?广州某著名道观,本来供奉的是尧舜汤三大圣人,现在杂以吕洞宾以及不知为何方神圣的太岁,大殿之前污秽混乱不堪入目,直叫人立足不住。虽然每日都有不少人到此礼拜,却只是茫然乱拜一气而已,显然不能在此等地方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宗教活动场所按其性质而言,乃是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圣地。而我国的此类场所却大体早已变味:人们虔诚礼拜的庄严道场,或满地垃圾,污水横流,或钱臭熏天,乌烟瘴气。许多名山大刹都未能免此。我国普通百姓本无真正的宗教信仰可言,加之现今这些宗教活动大多既不明其教义,更无教义宣讲,只以敛财为已任,所谓宗教活动无非求神佛保佑,升官、发财、求子、祛病而已,与心灵净化完全无关。宗教界人士应当对此引起重视,树立济世情怀,为建设和谐社会   尽一已之力,当代的佛教应当更深地进入人们的心灵,弘扬佛法,以破执着,斩无明,克魔障,得大智慧,获大解脱,导引善念,从而建大功德于人间。

  现在的问题是广州有“大丛林”而无“大和尚”。据广州市一位商业银行的朋友介绍说,某大寺院的主持是他们的常客,座驾是奔驰,每次来临行长必亲自接待,因为该寺是银行的大客户,有巨款存焉。主持每来必与行领导商讨存款的运作方式方法,以求更大利益。这些走向现代化、坐名车、用电脑手机并富有商业头脑的大和尚也能对修持和经典有精深研究吗?他们还算是真正的佛门弟子吗?希望由这些大和尚来推动佛教的改革并走向人间,恐怕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