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鸡焉用牛刀


  

    雪庐老人讲述   弟子徐醒民敬记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

  武城在今山东省,当时是鲁国一个小邑,依孔安国注,子游此时作武城宰,犹如今日的县市长。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之武城的「之」字,作适字讲,是到的意思。孔子到了武城,听见弦歌的声音。刘氏正义引周礼春官小师「管弦歌」郑注:「弦、谓琴瑟也。歌、依咏诗也。」贾公彦疏:「谓工歌诗,依琴瑟而咏之诗。」诗是歌辞,有声调,可唱,琴瑟是乐器,以琴瑟弹奏诗的声调,再依声调唱诗,即是弦歌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孔子微笑说:「杀鸡何用宰牛的刀。」孔安国注:「言治小何须用大道。」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偃,子游自称其名,「闻之于夫子说,在位的人学了道,就能爱民,民众学了道,就容易使令。」孔安国注:「道,谓礼乐也。乐以和人,人和则易使。」纯正的音乐,如诗的雅颂之音,可以调和人的性情,配合礼教,就是礼乐教化之道。民众学了礼乐,与君子志同道合,对于君子爱民利民的政令必然拥护,所以易使。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二三子,是随孔子到武城的诸弟子。孔子对诸弟子说:「偃的话是对的,前面我说的是一句戏言而已。」

  礼记学记篇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春秋时,庠塾之教渐废,所以雅颂之音不作。子游作了武城邑宰,实施庠塾之教,学习的人很多。孔子到武城,听到弦歌之声,一时高兴,便说了「割鸡焉用牛刀」这句戏言,足见圣人言语也有轻松的一面。但在轻松的言辞里,却能显示礼乐教育的重要,即无论治理天下国家,以至像武城这样的小邑,都要实施礼乐教育,这才是为政之道。

    http://www.jingtu.org/dd.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