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别将“艾滋女”事件与当地形象扯上关系
两天来,容城县疾控中心也一直在寻找闫德利。为此,该中心多次与闫家联系,并于前晚还派人赶到闫家,要求闫德利务必接受艾滋病检测。疾控中心负责人称,他们接到领导指示,全天等候闫德利。据悉,此事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容城当地也几乎家喻户晓,让当地领导认为“损害了容城的形象”,故要求各部门尽快查清真相。(19日中国新闻网)
“艾滋女”事件,由于主角身份敏感、涉及多人隐私且曝光方式惊艳,迅速在网络和坊间引发巨大轰动,及早介入调查,弄清事件真相,依法果断处置,消除负面影响,平息沸腾舆情,乃相关部门应尽之职责。容城各方积极应对,闻风而动的做法理当予以赞赏。
不过,让人感到困惑的是,当地领导要求各部门尽快查清真相,其初衷似乎并不在于此,他们首先考虑的却是“损害了容城的形象”。诚然,“艾滋女”让容城一夜成名,负面影响多少会有一点,但其虽是容城藉,毕竟事发异地,与当地并无直接关联,不管真相如何,谁也不能归咎于地方,显然,领导们有些神经过敏了。
联想到曾经发生的网友发贴“损害了地方形象”被抓甚至遭到异地抓捕的事件,容城地方领导对“艾滋女”的过敏,不由得让人心里打了个冷颤:在维护地方形象前提之下,真相会不会被歪曲或者掩藏,进而导致不公正处理甚至冤假错案?因为经验告诉我们,当执政执法是以官为本而不是以民为本时,什么样的情形都有可能发生。
在这起网络事件中,诸如有无幕后推手、是否属于造谣中伤等都值得我们去关注,即便是最后查实为男友恶意所为,279人的电话号码有没有什么“玄机”,该如何依法妥善处置,等等,也是很棘手的问题。因此,在笔者看来,容城地方领导不必急于将“艾滋女”与地方形象扯到一起,先入为主地施加压力,而应让执法部门依法、公正地调查处理该事件,拿出一个能够让公众和舆论信服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