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如同十年前一样人山人海,红旗招展,举行着隆重的国庆阅兵仪式。而皇城内外的数十万警力的布置,同样在诉说着太平盛世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太平。
而中国这种太平盛世的感觉在美国次贷危机前不也一样吗?从2007年2月13日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汇丰控股为其在美国的次级房贷业务增加18亿美元坏账准备,2007年4月3日New Century Financial申请破产保护,7月19日贝尔斯登旗下对冲基金损失惨重濒临瓦解,而到了2008年4月16日美国大型投行贝尔斯登几经挣扎终被摩根大通收购,而接下来就是五大投行老四雷曼在9月15宣布破产倒闭。接下来有关大宗商品暴跌,东欧陷入债务危机,全球贸易、投资戛然而止的事情,就不多说了。 看似太平,但是太平之下,又有多少人看到隐藏的危机。不敢说中国已经很成功了,因为单纯从人均GDP而言,还比不过东南亚的马来西亚(08年5040美元),离成功还相差太远。共和国还有很多路要走,正因为如此才需看到繁荣下的危机。 相对繁荣下的内外危机和挑战 制造业危机和就业危机:制造业在欧美消费萎缩的情况下,出口锐减,失业人数大量增加。以至于不得不鼓动起毫无动手实际操作能力的大学生去创业。600万大学生,加上每年几乎固定的农村转移至城市的1500万劳动力,正在为争夺1100万左右的新增就业岗位而努力。换句话说,每年毫无疑问来到城市中成为就业劳动力的1800万人,注定就有超过三分之一的700万会无功而返。而08年末有关2000万农村劳动力失业提前返乡,你就忘记了吗? 暗藏的金融危机:为了刺激经济中国政府在08年10份果断的推出了4万亿的刺激计划,在出口锐减的情况下,一切希望指向了投资。而投资的关键的是银行的印钞机器的启动。从去年10月份开始宽松货币政策一年以来,银行向实体经济新增贷款11万亿元。而去年中国的GDP总量不过300670亿元(4.08万亿美元)。投资热了,股市涨了,房地产复苏了。真是如此吗?大量的银行资金并未进入实体经济,而是留向了股市、房地产。2009年9月29日绿城集团出资72.45亿元大手笔在上海拿地,而再次吹大的泡沫,不经意间让人胆战心惊。如果说次贷是隐藏在美国内部的核弹,那么房地产泡沫就是隐藏中国最大的核弹。这颗核弹的爆破,不知要引发多少连锁反应,在危机前没人知道,也不想去知道。 中国威胁论:中国的威胁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不仅仅是很多政客的炒作,而的确是很多在面临中国崛起时所引起的警觉和不适。否则,中国到海外并购资源,出价就不得不更高,不得不面临更多的审查。1、与印度的达旺地区何时才能了结,而中国公司何时才能在印度拥有与其他跨国公司同等的地位;2、远在东北亚的俄罗斯,以合法性为由没收了大量浙商在此经营的地盘,商品,农田;3、日本在钓鱼岛、东海油气田问题上看来也是不会妥协的;4、台湾终于收归国民党的领导,但是要知道此党已非彼党,希望中央不要被骗,被政客利用,有美国在台湾自动回归中国大概可能性比较小,所以应该随时备用新策略;5、东南亚的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这些国家从未让中国放心过,1997年印尼针对华人的屠杀你有记忆吗?而越南、菲律宾在某些岛礁的侵占行为,也并不是什么秘密。6、朝鲜老弟,最后的社会主义同盟国,也未能消停过,没事就闹腾核危机,大量的难民逃到东北(据传有超过30万人之多);7、而远在天边的非洲、南美洲,中国同样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获取经济增长的资源,远道而来的中国带来了技术、数百亿美元的资金和劳动力,却并未讨好与当地经常出尔反尔的政府,其中正发生在尼日利亚政府、赞比亚政府、利比亚资源收购失败案就是三例,而苏丹这种内乱的跨国公司不屑一顾的国家还算是不错的理想的投资地了;8、在欧盟、美国,全世界中国遭遇到了最多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反倾销调查,9月份奥巴马法案的轮胎案不过是数百例中的一个代表。 民族与环境挑战的内部危机:我不认为中国是一个种族主义国家,大抵上是基于本人的立场和看法上,不免显得有些幼稚和天真。发生在7月5日的新疆“打砸抢”事件,很多人还依旧有印象。我相信在新闻受到控制的情况下,这不过是暴露出来的冰山一角。而由经济发展,追逐GDP的带来的环境问题,同样让人棘手。07年无锡太湖蓝藻大爆发,造成大面积停水,湖南湘江的重金属污染威胁4000万人正常用水安全,这同样是环境问题的冰山一角。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倒不是中国太好了,真的繁荣了,而在于在某些方面走得太远了,如经济增长过分的依赖于投资(尤其是房地产,基建)、出口,而消费占比却持续走低。 病来如山倒,保持足够的警惕和清醒应该是必要的。面对变革中的中国,现代企业经营者应该时刻准备应对各种风险,做好长期持续经营战略,而不是投机取巧钻空子。
建国60年——我的国庆之忧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