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姜:住建部不支持高房价疑似外交辞令


             辣姜:住建部不支持高房价疑似外交辞令

9月2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在新闻发布会称,我们不支持高房价,希望各地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供应,满足那些自住需求的购房者。

从发言内容的字里行间看,似乎让为房所困的万千百姓道出了压抑已久的心声,让更多望房兴叹的人依稀看到了前路的曙光,但愿望终归是愿望,就像画饼不能充饥一样,在以往住建部的行政体系中,愿望落空乃至“政秀”的先例实在是太多了,尤其在房价导向上,当我们一次次地在民生民计的鼓舞中期盼着,等来的却是房价完全游离于民众收入之外的无奈。

齐骥说了,如果泛泛地用美国的房价和中国的房价相比,没有什么太多的实际意义。的确,人家并没有因房而觉得水深火热,更何况中国人的人均收入水平也不足美国的10%,加之政府在住房方面的廉租廉售的倾斜力度,以及商品房与福利房的投入比例也大不相同的大背景下,援引美国的住房体系与中国当下的高房价去做比较,的确这样的论调很牵强,观点也很诡异,甚至没有任何攀比性,再说了,即使比较了,也是那些被利益所豢养出的专家们整天在鼓捣。

我一直认为,高房价的动因源自高地价的迭出,源于价格成本构成的不合理性,源于行业垄断的开发商捂盘惜售的操作,源于政策导向的被放大化的执行,源于大多地方政府卖地为生的驱使,源于专家学者们孙悟空式的分析、预期和诱导,源于强势群体的言语权和定价权的定格,总之,决不源于购房主体的主观意愿和购买能力。

狼来了,是一个极不好玩的老掉牙游戏,能否弄点有创意的,一个灰太狼在其乐融融地玩一大群喜羊羊……

在住房梦想上曾被一次次地折磨着,10多年前亚洲金融危机曾让香港的房价暴跌60%,而今全球的金融动荡却未曾对国内的房价形成冲击,还有什么能让我们的购房百姓去期盼呢?

我们一直坚信今年年初的两会是一次民生的誓言,是实现万千百姓安居理想的号角,但如果落在具体执行的层面上,却总会变得大相径庭面目全非了,当保障性住房的信心和“居者有其屋”的大政声音犹在耳畔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却是地王的翻云覆雨,看到的是保障性住房的严重欠账。

或许,这次齐副部长的表态也是基于齐天大圣般的美好愿望出发;或许,住建部的声音代表了我们未来住房体制的方向,但,市场体制下的房地产业,冷眼睥睨呲牙一笑的王石任志强们,能听从齐副部长振臂愿望的究竟会有多少呢?国资背景下那些央企刚到手的地王,难道会乖乖地栽倒齐副部长的愿望之下?

千万别把爆仗原理用于核武器,作为住建部这样的行业管理机构,让民众看到住房的希望固然需要,可一旦仅当成一次缓解住房困扰现状的外交辞令,这样的承诺日后将如何践诺,我们并不奢望齐骥的发言能成为奇迹,但也不愿意看到齐骥正在愿望中幻想着奇迹。

或许,我们是在杞人忧天地怀疑着齐副部长在住房愿望上指点江山的发言,但历来一次次狼来了的愿望的落空,似乎给了我们无限遐想的空间,尽管这种遐想并不美好,但遐想过后的失落,还不如让我们继续像往日一样被动地木着,至少这样不被遐想所蹂躏。

解决房价之忧,除非齐桓公携齐白石再世,而光指望齐骥肯定不行,就像狼来了,齐秦唱破了嗓子也没折,半年前,当我们还沉浸在齐副部长大侃特侃经济适用房的无限憧憬和无比喜悦之中的时候,结果经适房上半年的完成比例还不足全年计划三分之一的冷酷现实,却让齐副部长处于无比尴尬当中,嘿嘿之中说说而已,难道要把齐副部长拎出去剐了不成?

这年头,仅靠彪悍是不够的,而靠诡异好像也不太靠谱,台上齐副部长的豪言很激情也很煽情,但并不是说剧情很投入的演出就不被笑场,不是我们的百姓对齐副部长的豪言壮语不信,而是被房价反复折腾后的疲惫,让人变得神经兮兮了,如果齐副部长敢把顶戴花翎和头上乌纱押上,与掷地有声的雄心壮志捆绑在一起,看谁还会不信……

有时候,信口开河能让人不信;有时候信誓旦旦,也会让人不信,不信?你信信看……